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题渊明把菊图》
《再题渊明把菊图》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渊明磊落人,饮酒非其意。

宁愁乡里儿,沉湎聊避世。

寄奴熊虎姿,殷刘亦蜉蚁。

黄菊无世情,萧条见高寄。

可怜岩壑笔,睹此丹青士。

柴桑忆昔游,清风在山寺。

知心惟远公,颓唐任我醉。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名为《再题渊明把菊图》。彭孙贻以描绘人物情感与内心世界见长,此诗通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诗中首先提到“渊明磊落人”,点出陶渊明性格的坦荡与高尚。接着,“饮酒非其意”一句,揭示了陶渊明饮酒并非为了寻求酒醉的快感,而是借酒消愁,逃避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宁愁乡里儿,沉湎聊避世”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选择隐居的原因,即为了摆脱乡里人的误解和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另一位英雄人物刘裕(小名寄奴),以其“熊虎姿”形容其勇猛与雄才大略,与陶渊明的隐逸形成对比。通过“殷刘亦蜉蚁”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刘裕在陶渊明眼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突出了陶渊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黄菊无世情,萧条见高寄”两句,诗人借黄菊象征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即使在萧瑟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不为世俗所动。这里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可怜岩壑笔,睹此丹青士”两句,诗人感慨于陶渊明的画笔如同岩壑般深邃,能够捕捉到自然与内心的真谛,而自己只能通过这幅把菊图来领略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通过“柴桑忆昔游,清风在山寺”回忆陶渊明曾在柴桑的游历,以及“知心惟远公,颓唐任我醉”表达出对陶渊明好友慧远法师的深厚友情,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寺阁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

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0)

光化踏青有感

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

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0)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其一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0)

移海榴

叶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

虽此蒙阳景,移根意如何。

(0)

鄠杜旧居二首·其二

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

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0)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

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

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

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

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

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

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