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鄠杜旧居二首·其二》
《鄠杜旧居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

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0)
注释
一径:一条小路。
寻村:寻找村庄。
渡碧溪:渡过绿色的溪流。
稻花香:稻花的香气。
泽水千畦:水润泽的稻田成千上万。
云中寺:位于云端或高山上的寺庙。
磬难识:寺庙的钟声难以分辨。
竹里巢深:竹林深处的鸟巢。
鸟易迷:鸟儿容易迷失。
紫菊:紫色的菊花。
连井合:与井台相接。
红榴初绽:红色的石榴刚刚绽放。
拂檐低:轻轻碰到低矮的屋檐。
如渑酒:像渑水(古代的一种美酒)一样的酒。
何用:何必。
伤时:为时事忧虑。
叹凤兮:感叹世道艰难,这里以凤比喻贤能之人。
翻译
我沿着小路寻找村庄,渡过满是碧绿溪水的地方,稻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在广阔的田野上。
云中的寺庙远离尘世,钟声在林间回荡难以辨识,竹林深处鸟儿的巢穴让人容易迷失方向。
紫色的菊花随意开放,与井台相连,火红的石榴初开,轻轻拂过低矮的屋檐。
回家后手持满满的渑酒,何必因时事忧虑而感叹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一径寻村渡碧溪" 一句中,"一径"指的是小路或山谷间的小道,"寻村"则是寻找田园之美,"渡碧溪"则是在绿水之上建桥过河,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稻花香泽水千畦"表明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这里的"稻花香"指的是稻谷成熟时散发出的清香,而"水千畦"则形容了稻田中充满了透明如镜的水,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云中寺远磬难识"一句通过对远方寺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云中寺"指的是隐于云雾之中的寺院,而"磬难识"则是说这个寺庙由于位置偏远而不易辨认。

紧接着的"竹里巢深鸟易迷"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竹里巢"指的是鸟儿在密集的竹林中筑巢,而"深鸟易迷"则形容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迷失方向,增添了一种野趣和生动感。

以下几句"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描写了花开满径和果实累累的景象。这里的"紫菊"和"红榴"都指的是盛开或成熟的植物,形容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色。

最后两句"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悦和对过去不再留恋。这里的"归来"是指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自然之中,而"满把如渑酒"则形容了一种丰收的喜悦,"何用伤时叹凤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需感到悲伤,因为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将至淮上访黄心庵以诗先之

秋风曾订约,莫谓我愆期。

飘泊真无状,穷愁但有诗。

投林飞鸟倦,歧路蹇驴迟。

相见弗相讶,新添两鬓丝。

(0)

出栈·其二

天彭井络指螺收,险语惊魂逐处留。

明日题诗归梦稳,澹烟乔木是绵州。

(0)

送客至莫愁湖上遂登胜棋楼有作·其一

丁字帘栊井字楼,画船摇出一城秋。

十年飘泊才湖上,六代销沈此石头。

漫道佳人难再得,祇因少妇不知愁。

栖鸦流水空消息,留作词场考异邮。

(0)

题刘观察纯斋忏心图

身经万里头初白,名已千秋心自清。

慧业忏除禅味好,筼筜深处听泉声。

(0)

平湖书斋冬日偶题

千仞云霄让凤翎,两三冻雀共空庭。

放歌天地纷哀乐,落魄江湖任醉醒。

与我有恩窗日暖,去人何远海峰青。

琅然年少书声好,犹爱深宵与细听。

(0)

挽浦秋稼

旅舍欢悰几日违,人琴忽已痛俱非。

河汾讲席空成梦,槜李家山尚待归。

剩有清风悲马磨,转多遗累念牛衣。

方干罗隐同君恨,魂魄无劳怨棘闱。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