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其三》
《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0)
翻译
从寒冷山谷迎来春意,无数人谈论着这位老人。
亲眼目睹西州风俗兴盛,怎忍心让北方旅客还在旅途困顿。
听说他在边疆筹划无遗漏的策略,幕府传颂他的功绩已极高。
接到文书催促进京朝见,他的话语早暗示了生机勃勃的未来。
注释
一来:到来。
寒谷:寒冷的山谷。
转春风:带来春意。
喁喁:低声交谈。
此翁:这位老人。
坐见:亲眼看到。
西州:西部地区。
俗阜:风俗兴盛。
北客:北方旅客。
途穷:旅途困顿。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
遗策:遗漏的策略。
幕府:官署或指挥部。
上功:极高的功绩。
细书:文书。
催入觐:催促进京朝见。
早回生意:早有生机暗示。
一言中:一句话中透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从结构上看,全诗分为四个层次,每两句构成一组,形成对仗。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这两句描绘出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寒谷"指的是严冬之际的山谷,而"转春风"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对仗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通过景物的变迁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坐见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穷。"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与同情。"坐见"意味着目睹其景,而"西州成俗阜"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俗和积淀。"忍令北客尚途穷"则表现出诗人对远道而来的旅者仍然在艰难跋涉中的不忍之心。

"筹边闻道无遗策,幕府流传已上功。"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的政治洞察力和历史责任感。"筹边"即是筹划边疆之事,而"无遗策"则表明诗人认为在处理边疆事务时已无更好的计谋可循。"幕府流传已上功"则指的是朝廷中已经有成效的政绩被广泛流传。

"便有细书催入觐,早回生意一言中。"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急切的心情和对友人的关心。"细书"即是详细的书信,而"催入觐"则意味着迫不及待地要呈送给上级或长官。"早回生意一言中"表达了希望朋友能理解其内心深处的期望和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实、政治策略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的关切。刘宰以其精湛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多维度的思想空间,让读者在欣赏之余,对诗中的意象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思考。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其五

折脚铛子,随处安置。食无精粗,但欲接气。

(0)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其二

赠以之中击电机,不令点画入思惟。

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

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0)

四偈·其四

曹溪传祖位,夜舂先屈身。

童子诵句偈,乃称曰上人。

南山證果位,天神常伏膺。

自以本持律,不敢称大乘。

(0)

次韵萧子植承务四首·其四

秀句端如我晚烟,白髭画出石门禅。

未论翰墨惊流辈,只识萧郎亦自贤。

(0)

何忠孺出芝草三本皆黄色指其小者曰昔登第时产此今重华为作此

家山又产灵芝瑞,天独于君著意深。

层秀已成重盖兆,色黄更类笏头金。

(0)

赠胡子显八首·其三

去年苛政如狼虎,盗贼纵横民散居。

那料春来见天日,抱孙门巷买犁锄。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