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瞻云轩》
《瞻云轩》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0)
鉴赏

这首诗《瞻云轩》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开篇即点出主题,以“慈颜”与“游子”相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年迈双亲的深切关怀与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容颜渐衰,而自己却远在他乡,无法陪伴在侧,这种情感的落差让人感伤不已。

接着,“路阻千里修,心逐孤云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身处异地,道路遥远,难以归家,内心却如同孤云一般,自由飘荡,无处安放。这里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两句,诗人想象着自己如云般飞翔,渴望回到那笼罩着轻雾的庭院,与亲人团聚。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既表达了对家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无法实现的无奈。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尽孝的深深遗憾。在古代,子女尽孝是极为重要的道德义务,而诗人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履行,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最后,“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两句,揭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原因——公务繁忙,没有固定的归期。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站在夕阳西下的山头,望着远方,心中满是无尽的忧伤。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综上所述,《瞻云轩》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悲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明代文人普遍的思乡情怀和社会背景下的个体命运。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纳凉

帘捲见山近,窗开竹香香。

讼庭公事少,静坐纳微凉。

(0)

次韵韶美失舟闵书

医师笼参朮,良将枕戈矢。

儒生嗜底物,书卷挂口齿。

刘侯西南来,岁月十首尾。

闭门阅古今,过眼分亥豕。

异书照神藜,奇字哭妖鬼。

许身如蠹鱼,文字共生死。

风流反得罪,去国果谁耻。

仙舟载秘阁,便腹贮名理。

江神亦世情,逐客多不喜。

厄同焚书秦,恶类灭邢燬。

沾濡遍箱箧,痛惜到骨髓。

我初闻为惊,终夜成坐起。

得君诗细读,罪己不罪水。

愿言坐啸馀,书著子刘子。

(0)

寄刘侍郎韶美

流落天涯老病身,归心一点逐新春。

故人少借论思口,放我山林作散人。

(0)

途中遇雨

夜宿佛图市,晓穿山障中。

泥愁行滑滑,雨厌落濛濛。

晚稻短长熟,野花深浅红。

江西又湖北,马首几时东。

(0)

赠陶永州

云作愁天风怒号,遥瞻白帝梦犹劳。

口吟太白路难蜀,心慕渊明人遇陶。

富水已厌家食久,浯溪行看石崖高。

人生五马何曾贵,堪叹相逢各二毛。

(0)

游万杉院·其一

谁栽沙苑千株柳,争似庐山万本杉。

如欲岁寒长不改,更栽松柏满幽岩。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