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丰隆兮殿飞廉,拥长幡兮影飘翩。
俨声灵兮在上巫,鼓瑟兮笛喧。
九曲兮未阕,云冉冉兮倏西还。
南有荔兮西有莲,神不留兮陨涕潺湲。
导丰隆兮殿飞廉,拥长幡兮影飘翩。
俨声灵兮在上巫,鼓瑟兮笛喧。
九曲兮未阕,云冉冉兮倏西还。
南有荔兮西有莲,神不留兮陨涕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壮观与庄重。开篇“导丰隆兮殿飞廉,拥长幡兮影飘翩”以神话中的丰隆和飞廉作为引子,象征着神圣与威严,随后“俨声灵兮在上巫,鼓瑟兮笛喧”则展现了仪式中音乐的和谐与祭司的虔诚。接着,“九曲兮未阕,云冉冉兮倏西还”描绘了仪式进行时的动态美,云彩缓缓移动,似乎预示着仪式的圆满结束。
“南有荔兮西有莲,神不留兮陨涕潺湲”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哀思。荔枝与莲花分别代表南方与西方,而“神不留兮陨涕潺湲”则暗示了神灵虽已离去,但人们心中仍充满不舍与泪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
蜩鸣绿树阴,舣舟流河驿。
市米小墟中,半杂砂与碛。
梦回午爨熟,龃龉口策策。
或似牛刍饴,间为鹿草齸。
疏齿爱软菰,齼此比戈戟。
放箸语妻孥,盘中恧袯襫。
春雨耘学鸟,夏日肤如腊。
力耕犹若饥,煮土克肠膈。
讵复较精凿,尚不免沟骼。
竖儒尸素餐,何异官囷鼫。
鸟羽泽未炊,一饱笑豪客。
耕者常患一,食者常患百。
二氏与游民,坐作农蟊蠚。
谁贳牵牛星,尽犁天下陌。
更荐一盂粝,置之玉食席。
尝此小民艰,以当滹沱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