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尊北极,孝友播南昌。
礼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
地灵浮喜气,山近接岚光。
投辖添宾榻,鸣鼙启食堂。
纸窗刍酒响,竹径焙茶香。
克己甘藜藿,矜贫济稻粱。
时平安九族,家计庆千箱。
每听游僧说,神清鬓未霜。
文明尊北极,孝友播南昌。
礼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
地灵浮喜气,山近接岚光。
投辖添宾榻,鸣鼙启食堂。
纸窗刍酒响,竹径焙茶香。
克己甘藜藿,矜贫济稻粱。
时平安九族,家计庆千箱。
每听游僧说,神清鬓未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示了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与个人修养。"文明尊北极,孝友播南昌"表达了对正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亲情与友爱的推广。"礼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则强调了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地灵浮喜气,山近接岚光",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弥漫于大地与山川之间的美好情境。"投辖添宾榻,鸣鼙启食堂"则是对和谐生活中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安逸与享受。
"纸窗刍酒响,竹径焙茶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人通过"克己甘藜藿,矜贫济稻粱"表达了对节俭自持和助人为乐的赞扬。
"时平安九族,家计庆千箱"则是对国家太平盛世与家庭富裕的祝愿。最后,"每听游僧说,神清鬓未霜"表现出诗人对于道法之谈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和谐以及个人修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
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
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长安今日多英贤,裘马翩翩羡少年。
勋高名勒凌烟阁,霓裳歌舞画堂前。
君不见人生百年须旷达,莫负金樽赢白发。
又不见对景逢场须尽欢,转眼光阴一指弹。
春去春来人易老,今年花比去年好。
等閒花下且豪吟,笑指乾坤凭潦倒。
却看世上三万六千场,几人身赴蓬莱岛。
蓬莱之岛在何方,莫将尘事萦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