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阳浦送客之海上》
《丹阳浦送客之海上》全文
唐 / 法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到终南向几秋,移居更欲近沧洲。

风吹雨色连村暗,潮拥菱花出岸浮。

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堪愁。

如君岂得空高枕,只益天书遣远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yángsòngzhīhǎishàng
táng / zhèn

dàozhōngnánxiàngqiūgèngjìncāngzhōu
fēngchuīliáncūnàn

cháoyōnglínghuāchūàn
wàngzhōngchūnyànliáoliáochùkānchóu

jūnkōnggāozhěnzhītiānshūqiǎnyuǎnqiú

注释
终南:终南山,著名的道教圣地。
秋:秋天。
移居:搬家。
沧洲:水边的州郡,古代常指隐居之地。
风吹雨色:风雨交加。
潮拥:潮水涌动。
漠漠:广阔无垠的样子。
春自艳:春天依然美丽。
寥寥:寂静的。
夜堪愁:夜晚充满忧愁。
空高枕:悠闲地躺着。
天书:这里可能指的是经典文献或深奥的知识。
遣远求:寻求远方。
翻译
还未到达终南山已经度过多少个秋天,我搬家的愿望更倾向于靠近水边的州郡。
风雨交加,整个村庄都被阴暗笼罩,潮水涌动,菱花从岸边漂浮而出。
在遥远的视野中,春天依然美丽,而在寂静的停泊处,夜晚却充满忧愁。
像你这样的人怎能空闲地高枕无忧,只能通过研读天书来寻求远方的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深切思念。开篇“不到终南向几秋”,诗人表明自己未能到达终南,却又想移居沧洲,可见其内心对于远方美好之地的向往和不舍。

接着,“风吹雨色连村暗,潮拥菱花出岸浮”两句,则通过对风、雨、潮汐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有动感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情境。这里的“风吹雨色”传递了天气变化中的阴冷感,而“潮拥菱花出岸浮”则是对江水泛滥和菱角盛开情景的生动刻画。

中间两句,“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堪愁”,诗人通过对春天美丽景色和夜晚孤独泊船情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送别之时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这里的“漠漠”一词形容远方春色的迷人,而“寥寥”则形容夜晚泊船时的孤独和忧愁。

最后,“如君岂得空高枕,只益天书遣远求”,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深切思念。这里的“空高枕”象征着无尽的怀念,而“只益天书”则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送别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一幅送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景画面。

作者介绍

法振
朝代:唐

法振[唐](约公元七八二年前后在世)(一作震,亦作贞)的本姓、里居、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德宗建中中前后在世。
猜你喜欢

次韵夜坐

山林分老不求官,梅月窗深耐坐寒。

浮世人如春梦乱,明朝事作宿缘看。

膝边镫火心相付,眉里杯盘量自宽。

睡去醒来朝复暮,百年如此是平安。

(0)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

诗话半窗日,禅机万竹风。

悠然相契处,付与不言中。

长揖出门去,水流云外空。

(0)

甲申夏到杖锡忆戊寅秋同黄东发游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

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

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

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0)

寄崇福主泽南洲

天地中閒澒洞尘,山林须是好三分。

危时安饭僧家鼓,浊世清风相国坟。

老后重来如梦见,静中自韵以心闻。

同游话到溪头别,寂寂斜阳淡淡云。

(0)

范公亭归途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

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

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

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0)

似李德昌州判

借重东南官府新,与秋高洁更春温。

公心知寄黄堂印,信令如开綵棒门。

纯用诗书中古味,乐闻名利外陈言。

耄夫也为乡民贺,硬忍须臾一出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