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
祭回收朔雪,吊后折寒花。
野水秋吟断,空山暮影斜。
弟兄相识遍,犹得到君家。
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
祭回收朔雪,吊后折寒花。
野水秋吟断,空山暮影斜。
弟兄相识遍,犹得到君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哭胡遇》,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胡遇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寂。
“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这里,“夭寿”指的是短暂的生命,而“齐理”则是指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和接受。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胡遇早逝的哀悼之情,以及这种悲剧发生时自己也无法幸免于叹息。
“祭回收朔雪,吊后折寒花。”诗人在这里用具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祭祀和吊唁都是古代中国对逝者的礼节,“收朔雪”象征着冬日的严寒,也可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折寒花”则是诗人在悲伤中所做出的一个象征性的行为,表现了他对胡遇的怀念。
“野水秋吟断,空山暮影斜。”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自然景象。秋天的野水不再有夏日的欢歌,只剩下断续的秋虫鸣叫;而空旷的山中,夕阳西下的长影更添了几分寂寞。
“弟兄相识遍,犹得到君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胡遇家族的深厚情感。尽管朋友四散,但他依然能感到胡遇家的温暖和亲切,这种情感的连结是时间也无法消磨的。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哀悼,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逝者家族的情感寄托,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悲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天风万里起,海水高十寻。
中有都人士,拔剑拯陆沉。
素甲三十里,朱縢万千垒。
誓身殉家国,援抱常切齿。
东连海上兵,天挺三世英。
艨艟山岳高,军储沧海倾。
纵横长江动,军威千里空。
拊手功可立,名姝何足惜。
痛饮伫黄龙,酣醉实狼籍。
一朝肘腋变,惊雷还自敌。
鸟兽散何为,岛上复卖国。
叹息复叹息,燕市文山即。
海外多君子,至今长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