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
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
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
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
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这首诗以“王瓜护烛”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植物与生活中的烛光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智慧与光明的深刻思考。
首联“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以“火宅”喻世间的苦难与纷扰,“冰容”则象征内心的冷静与超脱。禅宗的“风灯”在这里不仅指代了生活的指引,更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的主题。
颔联“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丛生的藤蔓仿佛是生命的延伸,而“莲焰”则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绽放。这句诗通过植物的生长与花朵的盛开,隐喻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在困难与挑战面前,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其顽强与美丽的一面。
颈联“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慧照”指的是智慧的光芒,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生命的道路。通过“求生种”和“觅护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智慧与引导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支持与帮助的重要性。
尾联“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以“君心”比喻他人的心灵,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都能像烛光一样,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散发出温暖与光明。同时,“匣里露华浓”也象征着内在的美好与纯洁,提醒人们要珍惜并展现自己的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智慧与光明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暮天吹角谯门断,凄音乍闻飘渺。
响接砧疏,传随箭急,还带提铃声小。严城静悄。
伴清漏铜壸,几番昏晓。
逝水年华,为谁消领旧怀抱。空街敲恨未了。
铁衣来往处,霜信偏早。
鹭堠迷烟,鸡筹唤月,那更春光不到。离情暗恼。
问挑尽残灯,送愁多少。帐底惊魂,夜长人易老。
月吾问汝,照几家欢宴,几家漂泊。
刬尽吴山千万叠,放眼大江南北。
鸡犬荒凉,鱼龙跋扈,烟树长淮黑。
戟门深处,此时歌舞如织。
可笑王粲穷愁,贾生痛苦,何补匡时策,但得升平温饱过,说甚杜陵契稷。
卧看诸公,龙骧虎步,只手回天劫。
腐儒无用,登楼且醉江月。
恁匆匆、槐花梦醒,天涯人又归去。
飘零滋味尝都惯,说甚青衫迟暮。须醉舞。
便海样、黄金买得春回否。壮怀休诉。
且醉卧花边,接䍦倒戴,把酒酹飞絮。
新词就,吩付雏鬟细谱。江南肠断狂铸。
琵琶弹得花都怨,只有江云寒语。君看取。
看烟柳斜阳,尽是愁来处。归心正苦。
把今夜樽前,一襟秋泪,飞作越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