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全文
明 / 陈是集   形式: 七言律诗

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

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

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0)
鉴赏

这首诗以“王瓜护烛”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植物与生活中的烛光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智慧与光明的深刻思考。

首联“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以“火宅”喻世间的苦难与纷扰,“冰容”则象征内心的冷静与超脱。禅宗的“风灯”在这里不仅指代了生活的指引,更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的主题。

颔联“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丛生的藤蔓仿佛是生命的延伸,而“莲焰”则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绽放。这句诗通过植物的生长与花朵的盛开,隐喻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在困难与挑战面前,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其顽强与美丽的一面。

颈联“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慧照”指的是智慧的光芒,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生命的道路。通过“求生种”和“觅护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智慧与引导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支持与帮助的重要性。

尾联“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以“君心”比喻他人的心灵,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都能像烛光一样,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散发出温暖与光明。同时,“匣里露华浓”也象征着内在的美好与纯洁,提醒人们要珍惜并展现自己的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智慧与光明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作者介绍

陈是集
朝代:明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猜你喜欢

高唐道中

影孤海内干戈满,愁入天涯草树低。

桑柘影空蚕已老,陂塘涸尽燕无泥。

(0)

肢伤一体娄师德,目眇三分李雁门。

(0)

检荒租二首·其二

三载徒劳三载过,旁人休笑拙催科。

浙西尽有荒闲地,不似松江分外多。

(0)

齐天乐.寒柝

暮天吹角谯门断,凄音乍闻飘渺。

响接砧疏,传随箭急,还带提铃声小。严城静悄。

伴清漏铜壸,几番昏晓。

逝水年华,为谁消领旧怀抱。空街敲恨未了。

铁衣来往处,霜信偏早。

鹭堠迷烟,鸡筹唤月,那更春光不到。离情暗恼。

问挑尽残灯,送愁多少。帐底惊魂,夜长人易老。

(0)

念奴娇.十二夜,陪月村先生登长洲廨东小阁看月,时江北诸郡县大水,既事拈前韵写感

月吾问汝,照几家欢宴,几家漂泊。

刬尽吴山千万叠,放眼大江南北。

鸡犬荒凉,鱼龙跋扈,烟树长淮黑。

戟门深处,此时歌舞如织。

可笑王粲穷愁,贾生痛苦,何补匡时策,但得升平温饱过,说甚杜陵契稷。

卧看诸公,龙骧虎步,只手回天劫。

腐儒无用,登楼且醉江月。

(0)

迈陂塘.下弟南归,谒文之兄沪上,梦西招饮并赋永遇乐词,命雏鬟歌以侑酒,即席写怀

恁匆匆、槐花梦醒,天涯人又归去。

飘零滋味尝都惯,说甚青衫迟暮。须醉舞。

便海样、黄金买得春回否。壮怀休诉。

且醉卧花边,接䍦倒戴,把酒酹飞絮。

新词就,吩付雏鬟细谱。江南肠断狂铸。

琵琶弹得花都怨,只有江云寒语。君看取。

看烟柳斜阳,尽是愁来处。归心正苦。

把今夜樽前,一襟秋泪,飞作越溪雨。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