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六首·其五》
《杂诗六首·其五》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明月如幽人,邈有出世姿。

吾欲从之游,开门曳藤枝。

得酒袖自举,赏此一段奇。

人生要行乐,戚戚竟何为。

君看李太白,高风谢尘羁。

(0)
翻译
明亮的月亮像隐士,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风姿。
我渴望跟随它游玩,打开门牵着藤蔓前行。
得到美酒后我举起衣袖,欣赏这非凡的景色。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为何总是忧虑重重呢。
你看李白,高尚的风范超越世俗的束缚。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幽人:隐士。
邈:遥远,超然。
出世姿:超凡脱俗的姿态。
吾欲:我想要。
曳:拉,牵引。
袖:衣袖。
举:举起。
行乐:享受快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李太白:唐代诗人李白。
高风:高尚的品格。
谢:超越。
尘羁:世俗的束缚。
鉴赏

此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怀。"明月如幽人,邈有出世姿"一句,以月亮比喻隐逸之士,既表达了对高洁孤独者的向往,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清澄与脱俗。

"吾欲从之游,开门曳藤枝"则是诗人表达想要追随这明月去游历的愿望。这里的"开门曳藤枝"不仅是一种实际行动,也象征着诗人想要打破束缚、自由自在。

接下来的"得酒袖自举,赏此一段奇"则展示了诗人饮酒畅快的情景,"得酒"意味着偶然得到美酒,而"袖自举"则是古代饮酒的雅致动作。这里的"赏此一段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这般美好瞬间的珍惜与享受。

"人生要行乐,戚戚竟何为"一句,则是诗人的人生哲学。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享受当下的态度,也传达了对那些无谓烦恼的摒弃。

最后两句"君看李太白,高风谢尘羁"中,诗人以李太白自比,表明自己追求的是那份超脱尘世的高雅风骨。这里的"谢尘羁"意味着摆脱世间的羁绊,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和饮酒的描写,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脱、享受生活同时又不为世俗所羁绊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冬夜闻雁有感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

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

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毬场日打毬。

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

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

南游蜀道已低摧,犹据胡床飞百箭。

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

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碛。

(0)

游鄞

晚雨初收旋作晴,买舟访旧海边城。

高帆斜挂夕阳色,急橹不闻人语声。

掠水翻翻沙鹭过,供厨片片雪鳞明。

山川不与人俱老,更几东来了此生。

(0)

晚春感事四首·其一

风恶房栊燕子归,雨多山路蕨芽肥。

青餈旋捣作寒食,白葛预裁充暑衣。

稚子日长供课早,故人官达寄书稀。

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矶。

(0)

秋夜读书有感

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

卷里光阴能属我,人间声利久忘渠。

穷山藏拙犹嫌浅,粝饭支羸不愿馀。

雨露安能泽枯朽,故人枉是费吹嘘。

(0)

秋夜纪怀三首·其二

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

横流当有自,独立岂相仇。

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0)

独坐

博山香雾散馡馡,袖手何妨静掩扉。

六十年前故人尽,八千里外寄书稀。

昨朝送客桐江去,今日逢僧剡县归。

欲作小诗还复懒,海鸥与我两忘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