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元美与子相公实分赋怀太山得钟字柬顺甫》
《同元美与子相公实分赋怀太山得钟字柬顺甫》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域内名山有岱宗,侧身东望一相从。

河流晓挂天门树,海色秋高日观峰。

金箧何人探汉策,白云千载护秦封。

向来信宿藤萝外,杖厎西风万壑钟。

(0)
鉴赏

此诗《同元美与子相公实分赋怀太山得钟字柬顺甫》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域内名山有岱宗,侧身东望一相从。”开篇点题,将泰山作为华夏大地的名山之首,诗人站在泰山之巅,向东远眺,仿佛与天地相融,表达了对泰山的崇敬之情。

颔联“河流晓挂天门树,海色秋高日观峰。”描绘了清晨时分,泰山脚下河流如带,挂在天边的树木间,远处的海色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宁静,日观峰上,太阳初升,光芒万丈,展现出泰山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金箧何人探汉策,白云千载护秦封。”运用典故,以“金箧”象征历史文献,“汉策”指汉代的史书,暗示泰山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白云千载”则描绘出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同时暗含着对泰山保护历史文化的赞颂。

尾联“向来信宿藤萝外,杖厎西风万壑钟。”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藤萝之外度过的两夜时光,此时站在泰山之上,感受着西风吹过万壑,钟声悠扬,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追思。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一剪梅

目断天涯去路幽。芳草沙洲。斜月蘋洲。

相思情比柳丝柔。半锁春愁。半锁离愁。

倒卷犀帘上玉钩。闲倚楼头。闷倚楼头。

片帆影里水悠悠。朝盼归舟。暮盼归舟。

(0)

台城路.秋雨

帘波欲浸潇湘碧,凉生半庭高树。

竹飐虚廊,桐飘古甃,凄绝一声声雨。檐铃碎语。

正滴破乡心,乱愁如许。

听彻黄昏,玉阶潇飒几曾住。

西窗又燃绛炬,忆当年话别,幽恨难诉。

宝鼎香销,银屏梦醒,句起伤秋情绪。流光逝羽。

怕摇落江潭,绿杨千缕。夜漏迢迢,剪灯人意苦。

(0)

眼儿媚

白蘋江上晚来秋。风定柳丝柔。

今宵酒醒,昨朝人去,多少离愁。

销魂最怕黄昏后,独自上高楼。

三更疏雨,半床残梦,一叶扁舟。

(0)

采桑子.二首,咏秋海棠·其一

愁来只有秋花好,金粟新黄。翠叶秋棠。

紫粉鬘花媚夕阳。花时尽日垂帘坐,本是凄凉。

花落还伤。花落人愁哭一场。

(0)

忆秦娥.本意

鳞鸿绝。暮蝉空向林梢咽。林梢咽。

秦娥安否,多应伤别。云山万叠空相忆。

昨宵魂梦曾相觅。曾相觅。小桥流水,分明记得。

(0)

天仙子

翡翠离披妆未卸。独倚薰笼坐深夜。

晚寒料峭入重围,腰可把,愁难写。

相对相怜银烛下。烛尽香残催睡也。

短梦未成魂欲化。

欲拟翻然上图画,蓬莱界,通灵快。

莫系留仙双锦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