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江上晚来秋。风定柳丝柔。
今宵酒醒,昨朝人去,多少离愁。
销魂最怕黄昏后,独自上高楼。
三更疏雨,半床残梦,一叶扁舟。
白蘋江上晚来秋。风定柳丝柔。
今宵酒醒,昨朝人去,多少离愁。
销魂最怕黄昏后,独自上高楼。
三更疏雨,半床残梦,一叶扁舟。
这首《眼儿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凄美画面。开篇“白蘋江上晚来秋。风定柳丝柔。”以白蘋江的秋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风停后柳枝轻柔地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今宵酒醒,昨朝人去,多少离愁。”紧承前句,点明了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愁绪。酒醒之后,昨日离去的人已不在身旁,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离愁别绪。
“销魂最怕黄昏后,独自上高楼。”黄昏时分,是离愁最深的时候,主人公独自登上高楼,试图借高处的视野来排解心中的忧伤,但这种努力往往徒劳无功,反而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三更疏雨,半床残梦,一叶扁舟。”最后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三更时分,细雨稀疏,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能在半床上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此时,远处传来一叶扁舟的声音,似乎预示着又有一人即将踏上离别的旅程,这更让主人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后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天下南北车书通,行人点点过汴宫。
空馀艮岳一拳土,黯惨如雪吹不融。
平乘楼上王夷甫,一流中外泪如雨。
西风羽扇不障尘,更是莲子随根去。
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
少年恸哭不见用,一语不合面发红。
八年流落无处所,合眼当朝遽如许。
忠魂不到海门潮,别殿芙蓉废为圃。
茫茫古路日平西,不信金铜不泪垂。
浮沈亲故懒相问,白发唯有春风知。
李侯髀肉堪流涕,同谷哀吟越州弟。
买丝刺绣刺未成,公子翩翩雁书至。
飘飘起望白云间,裘雪牛车度赤山。
年馀七十能几见,我且欲往穷当还。
平生高李经行处,寂寞断桥漂落絮。
不知到日似枯鱼,泪入黄河别鲂鱮。
当空殿阁密云团,曾和薰弦接羽翰。
至今尚留花石否,杜鹃再赋长恨端。
苏州正念东邻女,伤心更遇杨开府。
语言憔悴敢分明,买酒行浇茂陵土。
《送李鹤田入浙赵春谷招》【宋·刘辰翁】天下南北车书通,行人点点过汴宫。空馀艮岳一拳土,黯惨如雪吹不融。平乘楼上王夷甫,一流中外泪如雨。西风羽扇不障尘,更是莲子随根去。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少年恸哭不见用,一语不合面发红。八年流落无处所,合眼当朝遽如许。忠魂不到海门潮,别殿芙蓉废为圃。茫茫古路日平西,不信金铜不泪垂。浮沈亲故懒相问,白发唯有春风知。李侯髀肉堪流涕,同谷哀吟越州弟。买丝刺绣刺未成,公子翩翩雁书至。飘飘起望白云间,裘雪牛车度赤山。年馀七十能几见,我且欲往穷当还。平生高李经行处,寂寞断桥漂落絮。不知到日似枯鱼,泪入黄河别鲂鱮。当空殿阁密云团,曾和薰弦接羽翰。至今尚留花石否,杜鹃再赋长恨端。苏州正念东邻女,伤心更遇杨开府。语言憔悴敢分明,买酒行浇茂陵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nNuxV1uz.html
逃渊鱼深处,避弋鸿冥飞。
古来贤达士,亦复歌《采薇》。
南山先庐在,兵尘怅暌违。
山空无人居,惟见草木肥。
翩然千岁鹤,一朝复来归。
新筑临浑水,行径窈以微。
清流鸣前除,白云入晨扉。
回顾陵谷迁,万事倏已非。
著书入理奥,得句穷天机。
前路政自迫,此道傥可几。
殷勤抱中璧,黾勉留馀辉。
第恐遁世志,还负习隐讥。
永怀泉上石,一觞与君挥。
惜无凌风翰,遐举非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