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废弃寺庙中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个人的情感波动。首句“前朝废寺枕山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其历史的久远和曾经的辉煌。接着,“尚有摩云窣堵波”一句,通过描述高耸入云的佛塔,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庄严与宏伟。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两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从唐朝到晋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老僧虽已年迈,但依然能回忆起往昔的山河,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废弃的寺庙,诗人感到体力不支,心情复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最后,“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两句,以自然界的痕迹——石上的青苔、荒碑上的残破文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遗忘。诗人担心自己未来可能无法再有机会细细品味这些历史的痕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渐老思似续,抚怀良惘然。
空馀岁寒心,凛凛松柏坚。
平生孔明妇,贫贱房且专。
生女不生男,造物宁我偏。
娈彼五娇儿,弄瓦相随肩。
人言可禦盗,无乃缪以千。
囊金不办嫁,择婿那敢全。
今年又增一,比比安求旃。
觉贫与觉富,可笑还可怜。
向来两童乌,泡幻随变迁。
应门固未计,畴复与我玄。
我家岂无人,文章绍编笺。
经心不能释,欲语气已填。
筮言晚当见,默祷资明蠲。
行年且四十,那得慰眼前。
陶公谓胜无,此论吾师焉。
舒宣傥可待,弓裘犹足传。
今者事方殷,烦君费诗篇。
君诗妙难敌,巨刃迎小鲜。
炯炯明月珠,一一照眼圆。
吁嗟人生事,岁月如奔川。
岂不舒我忧,熊罴梦丰年。
蓬门亦何祥,但见巾帨悬。
会当亦添丁,荷锄赋归田。
老妻鼓掌笑,子意将谁愆。
须知百男恶,未若一女贤。
矧子四壁空,盖头无尺椽。
儿女分所定,底用相镵镌。
尚应具扁舟,江湖穷溯沿。
为君聘络秀,椎牛事烹煎。
《平生八见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诗见宽次韵谢之》【宋·韩元吉】渐老思似续,抚怀良惘然。空馀岁寒心,凛凛松柏坚。平生孔明妇,贫贱房且专。生女不生男,造物宁我偏。娈彼五娇儿,弄瓦相随肩。人言可禦盗,无乃缪以千。囊金不办嫁,择婿那敢全。今年又增一,比比安求旃。觉贫与觉富,可笑还可怜。向来两童乌,泡幻随变迁。应门固未计,畴复与我玄。我家岂无人,文章绍编笺。经心不能释,欲语气已填。筮言晚当见,默祷资明蠲。行年且四十,那得慰眼前。陶公谓胜无,此论吾师焉。舒宣傥可待,弓裘犹足传。今者事方殷,烦君费诗篇。君诗妙难敌,巨刃迎小鲜。炯炯明月珠,一一照眼圆。吁嗟人生事,岁月如奔川。岂不舒我忧,熊罴梦丰年。蓬门亦何祥,但见巾帨悬。会当亦添丁,荷锄赋归田。老妻鼓掌笑,子意将谁愆。须知百男恶,未若一女贤。矧子四壁空,盖头无尺椽。儿女分所定,底用相镵镌。尚应具扁舟,江湖穷溯沿。为君聘络秀,椎牛事烹煎。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cqUZJ.html
酴醾插架未成阴,水满方塘数尺深。
入户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关心。
鸣禽唤客知閒景,舞鹤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觞酒尽读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