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申腊月廿七日立春邀韩宗伯余明府林太学同集》
《壬申腊月廿七日立春邀韩宗伯余明府林太学同集》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腊向新春去,春从旧腊来。

残年留两日,晴色满三台。

象岭馀霞散,骊峰宿雾开。

篱头红吐槿,溪口绿含苔。

三素云初驾,八舆仙暂回。

助天诞嘉种,脉土辟污莱。

綵胜金针巧,钩强画鼓催。

老农惊问草,游女竞妆梅。

菜剪凌霜叶,杯倾隔岁醅。

笑迎作赋客,同醉曝书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旧年腊月到新年立春的过渡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以及人们在这一特殊时刻的活动与情感。

首句“腊向新春去,春从旧腊来”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循环性,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接下来,“残年留两日,晴色满三台”则具体描绘了年末最后两天的景象,阳光普照,充满希望与喜悦。

“象岭馀霞散,骊峰宿雾开”通过山岭与山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而“篱头红吐槿,溪口绿含苔”则将视线转向更为生活化的场景,红花与绿苔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三素云初驾,八舆仙暂回”则引入了神话色彩,象征着吉祥与祝福的到来。接着,“助天诞嘉种,脉土辟污莱”表达了对丰收与土地肥沃的期盼。

“綵胜金针巧,钩强画鼓催”描绘了节日中的装饰与音乐,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欢乐气氛。“老农惊问草,游女竞妆梅”则展示了不同人群在节日中的活动,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美的追求。

“菜剪凌霜叶,杯倾隔岁醅”描述了准备节日食物的过程,以及共享美食的场景。“笑迎作赋客,同醉曝书台”则表现了文人雅士在节日中的聚会,共同创作与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节日习俗。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四日早梦乞聪明于东坡

东来一舸横天上,御风而行无点浪。

有人野服帽高檐,宛如赤壁图中样。

举手疾声呼先生,为我心孔开聪明。

辗然一笑若相语,乞得聪明不如鲁。

(0)

春思·其一

柳汁何能染鬓根,柳丝只解绊愁魂。

年光有底催人急,水牡丹花又上盆。

(0)

西施·其一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

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

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

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

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0)

题壁

君子虽穷道不穷,人生自古有飘蓬。

文章笔下千堆锦,志气胸中万丈虹。

大抵养龙须是海,算来栖凤莫非桐。

山东宰相关西将,俯仰怀贤倚暮风。

(0)

想山中新茶

酒渴时思茗一杯,玉川风味许相陪。

金芽欲吐无消息,惊破江南昨夜雷。

(0)

卜算子·其五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

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

老子寻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