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其六道院》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其六道院》全文
宋 / 无名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幽栖枹朴古先精,宴坐参同元化并。

一炷清香腾瑞霭,云端时透步虚声。

(0)
翻译
在古老的枹朴中静居,深研古人的智慧
静坐冥想,与自然法则融为一体
注释
幽栖:隐居或静心生活。
枹朴:古代的木制乐器,这里代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古先精:古代先贤的精深学问。
宴坐:静坐沉思。
参同元化:与天地自然的变化相协调。
元化:自然界的运行变化。
一炷清香:一支点燃的香。
瑞霭:吉祥的云气。
云端:高高的天空。
步虚声:道教修炼者踏空而行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幽栖枹朴古先精”,这里的“幽栖”指的是深藏不露,隐逸于世;“枹朴”形容树木参天而立,古老而坚固;“古先精”则是对远古智者或仙人的称颂,他们的心灵纯净无瑕。整句话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宴坐参同元化并”,诗人在自然中安坐在一处,与宇宙之初的本源相融合,这里体现了道家和禅宗的哲学思想,即通过静坐冥想达到与宇宙同步,体验万物皆一的真理。

“一炷清香腾瑞霭”,这里描写的是焚香的情景,“一炷”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燃烧的香料;“清香”表明是高雅而纯净的香气;“腾瑞霭”则形容香气升腾时带来的祥瑞氛围。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心灵上的清净与宁静。

最后一句,“云端时透步虚声”,“云端”指的是高远的地方,通常象征着仙境或精神的高度;“时透”意味着不时而发,随心所欲;“步虚声”则形容诗人在自然中行走时,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感受,这里的“虚”有空灵、无我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禅意境界。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送蜡石行

峨峨七尺嵩华身,峰峦不起已嶙峋。

黄云之根白云蒂,色如蒸栗温且纯。

展转豪家不得出,移来丈室辞埃尘。

老禅摩娑日三四,苍松所化何轮囷。

殉葬将同琐子骨,沙弥薰用戒香新。

西府海棠梅绿萼,交阴左右当芳春。

墨痕湿润少苔藓,虫书鸟迹长逡巡。

英州玲珑似斧凿,天然输尔玉浑沦。

东安旧令见忽夺,十夫难挽如有神。

泣别空王向垢浊,齐奴金谷多青燐。

东安县中富奇石,参天一一斧劈皴。

崆峒穹窿诸石笋,君归何不随车轮。

大峰小峰充囊橐,犹胜钜万未提银。

我闻巴县陈石丈,临行石犀泣江滨。

县中财物尽捆载,石犀独留何不仁。

石丈当时亦爱石,巴县石皆充下陈。

死时尸虫流户牖,石虽在旁如路人。

噫吁嘻,石虽在旁如路人,会见汝卧当荆榛。

匹夫只今尽怀璧,为官自合多奇珍。

石兮好去休酸辛,不久复与高禅亲。

九曜之石尚颠仆,马蹄践踏峨与岷。

裨王苑囿委蔓草,菹醢未足谢吾民。

蛟蜃子孙绝遗种,报施往往勤高旻。

嗟尔一卷何足道,顽冥岂得长锦茵。

(0)

题王丈华阴书阁

太素有元精,凝为三芙蓉。

美人日揽撷,彩翠餐无穷。

白发临玉颜,岂敢从飞蓬。

道德为膏沐,光彩开童蒙。

人伦垂胜业,含垢悲予躬。

老聃效夷言,大禹裸而东。

昊天徒嗟嗟,委蛇吾安终。

(0)

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三

清明节已届,雨露使心悲。

外舅与外姑,野祭今同谁。

汝生治酒食,汝死魂无衣。

骸骨傍先公,安此南海湄。

扶胥云惨惨,黄木风凄凄。

万里归成妇,袝葬固其宜。

大恩虽未卒,孝媛名已垂。

(0)

哭内子王华姜·其七

尔死作归人,我生何聊赖。

恍惚成狂痴,魂梦思交会。

与子合婚来,别离常在外。

相见曾几何,一旦成茫昧。

两载共行役,岂无饥渴害。

诗书相与娱,为道忘颠沛。

彤管我能操,雅琴卿亦解。

自古黔娄妻,偕老多年岁。

如何卿乐贫,独不保少艾。

(0)

祝黄氏大孺人

柏舟堪向世人誇,天上高居只两家。

月殿嫦娥多桂子,瑶池王母有桃花。

(0)

题蝴蝶图

南华曾作梦中人,又向罗浮现化身。

七洞仙花时满地,何心更忆杏园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