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功名负此生,康臧应念荷天成。
传家经笥留儿读,常稔书田倩舌耕。
纸上云飞双管下,杖头春暖百花迎。
披裘试学持竿叟,恰喜临门一水盈。
咄咄功名负此生,康臧应念荷天成。
传家经笥留儿读,常稔书田倩舌耕。
纸上云飞双管下,杖头春暖百花迎。
披裘试学持竿叟,恰喜临门一水盈。
这首诗以“寿秦深若二首(其二)”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安祥之手。诗中充满了对秦深若先生的敬仰与祝福,通过描绘其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美好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咄咄功名负此生”,开篇即以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面对世间的种种追求,诗人或许感到有些许失落或无奈,但这种情绪很快被对秦深若先生的敬佩之情所取代。
“康臧应念荷天成”一句,赞美了秦深若先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仿佛他能够从日常琐事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如同荷叶上的露珠,既清雅又自在。
“传家经笥留儿读,常稔书田倩舌耕”则进一步描绘了秦深若先生作为一位学者的形象,他不仅将知识传承给后代,还乐于用自己的智慧耕耘知识的田野,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人。
“纸上云飞双管下,杖头春暖百花迎”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秦深若先生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创造力与活力。无论是笔下的文字如云般飘逸,还是杖头所触之处皆是春暖花开,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最后,“披裘试学持竿叟,恰喜临门一水盈”以持竿垂钓的老翁形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像秦深若先生一样,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享受宁静与满足。同时,门前的一池清水盈满,象征着秦深若先生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以及对后辈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深若先生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金木难,丑之年,大同六月风尘连。
将军死绥战士哭,束刍斗米当十千。
司徒受命出饷边,纶巾羽扇何翩翩。
指挥捆载赴急援,上山下山鱼贯联。
营中望见气十倍,抆涕裹血张两弮。
君不见丞相昔日下三川,木牛流马何其便。
司徒之功相后先,司徒之功相后先,请观渭上田。
噫嘻吁,崄巇何天设之危艰。
下有奔雷喷雪之飞壑,上有悬崖石栈百折而造天。
嵚崟兮巉岩,面复兮盘盘。
行人雁陈而鱼贯,计分寸兮跻攀。
飞鸟兮折翼,猴猱兮无援。
苟失足殒岩而落箐兮,曾不足以充虎蛇之餐。
朝不见日,夕不见月,云烟惨惨兮昼夜寒。
噫嘻乎,何天设之危艰,我来倚绝壁而长望,盖不知蜀道之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