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井野限峨岷,帝子城边锦作邻。
栈口抱鹅过鸟道,船头击鼓止牵人。
穴通殊域终归汉,剑贯长虹不阻秦。
休说郎当风雨夜,永安宫草久成尘。
天分井野限峨岷,帝子城边锦作邻。
栈口抱鹅过鸟道,船头击鼓止牵人。
穴通殊域终归汉,剑贯长虹不阻秦。
休说郎当风雨夜,永安宫草久成尘。
这首明代诗人邝日晋的《蜀中》诗,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首联“天分井野限峨岷,帝子城边锦作邻”,以“天分”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地间界限分明的景象,峨眉山作为地理标志,与帝子城相邻,如同锦绣般美丽,展现出蜀地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盛。
颔联“栈口抱鹅过鸟道,船头击鼓止牵人”,通过栈道与河流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蜀地独特的交通方式与生活场景。鹅在栈道上行走,鸟儿在空中飞翔,船只在河上航行,而船头的鼓声则为行船安全提供信号,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蜀地人民的生活风貌。
颈联“穴通殊域终归汉,剑贯长虹不阻秦”,将蜀地的地理特征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这里的“穴通”指蜀道的险峻与曲折,象征着连接不同地域的通道;“殊域终归汉”表达了蜀地虽偏远但最终融入大汉文明的历史进程;“剑贯长虹”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贯穿彩虹的形象,寓意着蜀地的英雄气概与不屈精神,即使面对强敌如秦,也未曾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尾联“休说郎当风雨夜,永安宫草久成尘”,以“郎当风雨夜”暗示历史的沧桑变化,永安宫的荒草堆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蜀地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尽管经历了风雨,但蜀地依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蜀地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爱青山绕县,更山下、水萦回。
有二老风流,故家乔木,旧日亭台。
梅花乱零春雪,喜相逢、置酒藉苍苔。
拚却眼迷朱碧,惭无笔泻琼瑰。徘徊。俯仰兴怀。
尘世事,本无涯。偶乘兴来游,临流一笑,洗尽征埃。
归来算未几日,又青回、柳叶燕重来。
但愿朱颜长在,任他花落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