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尽丝千尺。恁殷勤、分经布纬,七襄云织。
锦上易翻新花样,依旧愁深似昔。
看雪练、涛飞盈匹。
轧轧声中悲婺妇,背篝灯、自掩残宵泣。
心绪苦,暗虫识。秋闺我亦伤心极。
坐深更、寒侵十指,几曾抛得。
旧梦春明凄迷处,空对霜天月白。
便雾毂、烟绡谁惜。
宛转离肠回不尽,课孤儿、夜读鸣机侧。
无一语,泪沾臆。
缫尽丝千尺。恁殷勤、分经布纬,七襄云织。
锦上易翻新花样,依旧愁深似昔。
看雪练、涛飞盈匹。
轧轧声中悲婺妇,背篝灯、自掩残宵泣。
心绪苦,暗虫识。秋闺我亦伤心极。
坐深更、寒侵十指,几曾抛得。
旧梦春明凄迷处,空对霜天月白。
便雾毂、烟绡谁惜。
宛转离肠回不尽,课孤儿、夜读鸣机侧。
无一语,泪沾臆。
这首清代左锡嘉的《金缕曲·宵纺》描绘了一幅古代妇女深夜纺织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缫尽丝千尺”展现了女子辛勤劳动的场景,她如同七襄星河般织出锦绣,但即使新花样翻出,内心的愁苦却如昔。"看雪练、涛飞盈匹"形象地描绘了纺织机上的纱线犹如雪练和波涛,充满了动态感。
接着,诗人聚焦于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因思念而悲泣,连纺织机的轧轧声都充满了哀伤,仿佛能被暗中的虫儿感知。“心绪苦”四字道出了她的深深愁苦。在秋夜的闺房里,女子的情绪低落至极,寒冷侵袭着她,连织机旁的孤儿也感受到这份凄凉,只能在月光下读书。
最后,词人感叹无人理解或同情她的处境,只有那无言的泪水打湿了胸臆。整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表达了古代妇女在艰苦生活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她们深藏心底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