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丹青误,惟期报国恩。
边尘如可靖,妾命不须论。
月送关中骑,春归塞上魂。
红颜安社稷,青史至今存。
不恨丹青误,惟期报国恩。
边尘如可靖,妾命不须论。
月送关中骑,春归塞上魂。
红颜安社稷,青史至今存。
这首清代诗人韦谦恒的《王昭君》表达了对王昭君深沉的情感和敬仰。首句“不恨丹青误”,意指不因画像之误而遗憾,昭君的形象虽被艺术手法所塑造,但她的精神并未因此受损。次句“惟期报国恩”则揭示了她无私的爱国情怀,她渴望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
“边尘如可靖”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希望昭君的付出能带来边疆的安宁。“妾命不须论”则是昭君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她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即使牺牲个人也在所不惜。
“月送关中骑”描绘了昭君远离家乡,月夜行军的画面,暗示她的坚韧与勇气。“春归塞上魂”则寓言昭君的精神如同春天般温暖,永远留在边塞将士的心中。
最后两句“红颜安社稷,青史至今存”高度赞扬了王昭君以女性身份维护国家稳定的伟大功绩,她的事迹被历史铭记,流传至今。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王昭君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以及她对于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深远影响。
两楹既梦奠,黯矣斯文光。
巍巍鲁城北,冠屦于焉藏。
墓木不可辨,合抱千万章。
知为门弟子,移植来四方。
惟昔治任日,相向哭且伤。
孰知千载下,儒者犹心丧。
愚生复何幸,瞻拜俄其旁。
我去有周末,蔼然觌温良。
如陪游与夏,执贽同升堂。
惓惓东引领,风愿今始偿。
峄山千仞高,泗水百里长。
何必四尺封,天壤俱存亡。
长河势屈曲,学海遥之东。
瞬息泻千里,滔滔若无穷。
忽然经彭城,怒发何其雄。
千艘相上下,往往惊篙工。
昔闻入蜀险,殆与三峡同。
行人举足计,聊号百步洪。
此地山根绕,微禹安能通。
凿石尚磊磊,急流为磨砻。
喷射声愈振,石腹疑中空。
美哉河渠使,虑殚力弥攻。
水利归上国,期成疏浚功。
月夜披羽衣,清啸黄楼中。
下视瓠子河,枉筑宣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