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粲粲南山阿,长夜漫漫愁奈何。
停车夜宿郭门外,悲风烈烈闻商歌。
歌云不遭舜与尧,单衣短布风萧萧。
人生卑微何可忽,后车载之相齐国。
白日粲粲南山阿,长夜漫漫愁奈何。
停车夜宿郭门外,悲风烈烈闻商歌。
歌云不遭舜与尧,单衣短布风萧萧。
人生卑微何可忽,后车载之相齐国。
这首诗《商歌》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诗中以“白日”与“长夜”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停车夜宿郭门外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而“悲风烈烈闻商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商歌之声在凄厉的风中回荡,仿佛是对命运不公的哀叹。
“歌云不遭舜与尧,单衣短布风萧萧”,这两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却只能在现实的严酷中挣扎。舜与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象征着公正与仁慈,而“单衣短布风萧萧”则描绘了主人公在艰苦生活中的形象,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助。
“人生卑微何可忽,后车载之相齐国”,这两句诗则强调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即使在卑微的境遇中,也应被尊重和重视。后车载之相齐国,可能暗喻着对改变命运、寻求公平正义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
整体而言,《商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人性尊严的坚定信念。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何处轩车客,能来桑麦村。
一奴先入市,此老自应门。
野果尝皆涩,村醅压尚浑。
残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