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烈女,生何许?乃在嵯峨之南,泾川之浒。
天不可移父难忤,曲池水清儿心苦。
白莲夜深作人语,下有鸳鸯啸匹侣,吁嗟女兮哀千古。
范烈女,生何许?乃在嵯峨之南,泾川之浒。
天不可移父难忤,曲池水清儿心苦。
白莲夜深作人语,下有鸳鸯啸匹侣,吁嗟女兮哀千古。
这首清代诗人吴镇的《范烈女歌》描绘了一位名叫范烈女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崇山峻岭(嵯峨之南)与河流(泾川之浒)之间的环境。诗中强调了范烈女对父亲的孝顺,即使面对困难也不违逆,她的内心如同清澈的曲池水,反映出深深的痛苦。夜晚,白莲花仿佛在低语,伴随着池中的鸳鸯鸣叫,它们似乎在为范烈女的不幸遭遇而悲叹。整首诗以“吁嗟女兮哀千古”结尾,表达了对这位坚贞女性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和长久的哀悼。诗的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烈女精神的敬仰。
回廊数曲。倩琉璃瓦掩,桐枝交擢。
叶展轻阴,招得凉风,琴丝暗里相触。
朋簪北海杯常满,更坐拥、佳人如玉。
惜旧游、踏地歌声,乱入草堂图幅。
挥麈谈谐未已,晚钟荡漾处,知近灵谷。
不许尘侵,帘底幽香,苒苒开残黄菊。
携筇欲去还留恋,恨不并、卢鸿芳躅。
待后期、春日舒时,隐约半庭新绿。
往事君能说。少年场、自呼青兕,比余诸葛。
姻娅何须论琐琐,肝胆交倾冰雪。
恨种种、今余华发。
河北江东三千里,望故人、犹似天边月。
惊岁序,秋萧瑟。重逢莫道心情别。
看依然、踌躇揽辔,气吞六合。
太息人间春闺梦,无定河边战骨。
要手遏、横流中绝。
明日归来期痛饮,凯歌声、和以参差铁。
歌未竟,管先裂。
残灯明灭。况淋铃雨,倍感悽绝。
鸳衾凤枕抛亸,无憀赖处,含情凝咽。
独把徽容细省,问何事轻别。
骤夜半、惊起徘徊,树树秋声散空阔。
扁舟径往如超越。
叹此生、那复重相匹,鸾鉴秪余孤影,羞指看、几星华发。
两地萦牵,难道前盟,总是虚设。
料想被、无限风波,误了归时节。
晓乘风劲,倚檐枝、露滴纷如洒。客舍自临郊野。
空庭畔、竹木成围,一碧阴阴,穿帘映瓦。
荼蘼绽、香气染衣襟,因记当时,和醉鸳衾相覆,浓熏兰麝。
人比天遥,水流春去,不惯笼鹦轻骂。
斗草偏赢,藏钩细数,看取宜男满把。
好语难知真假。
南国虽有书问,频慰别离情,恼恨心肠,未全抛舍。
数竿竹色。待有心付与,情人裁笛。
唱了阳关,客舍青条已堪摘。
春意随人去也,空闲阁、江郎吟笔。
又片霎、落尽夭桃,凌晓拂茵席。南国。信寂寂。
料瘴雨夜深,恨若山积。瘦檠对泣。
胡不归来免思忆。
尝愿经营小圃,书带匝、篱根新碧。
谢世事、期共隐,可怜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