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焰中,蟭螟虫如何栖泊。
大炉韛里,金刚钻烧得通红。
蓦然脑后一锥,铁佛也须汗出。
佛祖重新煅炼,衲僧再上钳锤。
直饶千手大悲,这里如何摸索。
打破从教重锢鏴,休言钝铁费钳锤。
烈火焰中,蟭螟虫如何栖泊。
大炉韛里,金刚钻烧得通红。
蓦然脑后一锥,铁佛也须汗出。
佛祖重新煅炼,衲僧再上钳锤。
直饶千手大悲,这里如何摸索。
打破从教重锢鏴,休言钝铁费钳锤。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与觉悟的深刻哲理。诗中将“烈火焰”、“大炉韔”、“金刚钻”等元素引入,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考验与挑战。蟭螟虫在烈火中如何栖泊,金刚钻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本质,这些都寓意着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修行者也能坚守本心,不被外在环境所动摇。
“蓦然脑后一锥,铁佛也须汗出”,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突如其来的考验或觉悟,即便是铁打的佛像也会感到震撼和汗流浃背。这不仅是对修行者内心深处的触动,也是对其坚定意志的考验。
“佛祖重新煅炼,衲僧再上钳锤”,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如同佛祖对自身进行重新的塑造,而衲僧则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这里的“煅炼”和“钳锤”都是对修行者自我完善和成长的比喻,强调了持续努力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直饶千手大悲,这里如何摸索”,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拥有千手千眼的大悲菩萨,也无法触及修行者内心的真正困惑和迷茫。这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复杂性和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强调了每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独特旅程和探索。
最后,“打破从教重锢鏴,休言钝铁费钳锤”,这两句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的意义。它意味着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最终能够突破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即使是看似坚硬的钝铁,只要正确使用工具,也能被重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挑战、坚持、自我超越以及最终的解脱,是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
冈头老桧不记年,古父约以千龄传。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犹藏万岁烟。
蟠根直与地争固,不许蚓穴通黄泉。
阴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见蛟龙骞。
贤哉乐天真逸者,手植苍桧今宛然。
元和元丰五十纪,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龄尚虚云,几见海变丘陵迁。
乃知不为斤斧夭,不在涧底与山巅。
缪承名卿后,煜煜赞皇裔。
闵途遘伶俜,勉力济颠坠。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
胸中经纶策,偃蹇未获试。
衰残蚤二毛,坎轲穷五技。
探珠极溟海,耻逢骊龙睡。
辛勤禹门浪,千仞复中踬。
吾道有用舍,无乃天所否。
岩廊与沟壑,荣悴同一戏。
俱非本来物,吾无穷途泪。
季父勉问学,弓冶付吾弟。
营营米盐虑,役役裘葛计。
虽服贫贱劳,无损刚大气。
慎乃百胜术,早拔万夫萃。
老去重别离,悲歌感棠棣。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
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
昌时逢式谷,吾道喜弥彰。
视草严宸暮,论思子夜央。
槐边星转角,花底鹭分行。
岂但居华省,行闻上玉堂。
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