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其一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感皇恩·其一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别后何人更相记。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殷勤犹念我,同吟醉。

画舸相追,孤城已闭。不道扁舟□云外。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忆君清兴满,无由寄。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感皇恩其一·解秀州郡印》,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开篇即强调了君王对臣民的关怀与恩泽,即便是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也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别后何人更相记。”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渴望有知音能够理解和共鸣。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这里的“题舆”指的是在车轴上刻字以纪念,而“玉树”则象征着高洁无暇。诗人将自己比作低贱的“蒹葭”,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殷勤犹念我,同吟醉。”“殷勤”二字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思念,而“同吟醉”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找到知己,一起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画舸相追,孤城已闭。”此处描绘了一种动人的画面,尽管船只依旧追逐,但那座曾经熟悉的城已经关闭了门户,这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与难以重返的情怀。

“不道扁舟□云外。”这里,“不道”意味着诗人对远去的往事不愿再提,而“扁舟”指的是那被遗忘在云端的小船,象征着那些已经消逝在记忆中的片段。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清冷,以及水面上的波纹和微风,都营造出一种安详而又寂寞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定。

“忆君清兴满,无由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深切怀念,但这种情感却无处寄托,只能留在心中。这也凸显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示了毛滂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初夏过湖外别业

郊原新绿喜初晴,一曲湖光潋滟明。

几处楼台空锁钥,百年人物尽丘茔。

好花自分随春去,恶木宁思择地生。

独念索居闻识寡,夜窗长对读书檠。

(0)

天童寺

佛界似仙居,楼台出翠微。

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

草树有真意,禽鱼尽息机。

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0)

中秋家人玩月

年年照离别,今夕喜团栾。

不是人心异,全胜昨夜看。

八荒同皎洁,列宿让清寒。

自有银河路,乘槎到不难。

(0)

送灵师归吴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句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0)

戊寅人日

满饮东风酒,悠悠自醉眠。

英雄悲往运,儿女乐新年。

杨柳娇无赖,梅花老更妍。

半窗晴日晚,攲枕听春鸢。

(0)

清平乐.留静得

留君少住。且待晴时去。夜深水鹤云间语。

明日棠梨花雨。尊前不尽馀情。都上鸣弦细声。

二十四番风后,绿阴芳草长亭。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