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梦中宣使至,天上敕书开。

去骑遵西野,回眸失北槐。

利名何日了,儒法几回来。

丹管诛邪说,重帷截乱埃。

簿书稀见影,典策冗成堆。

仰望门虽峻,旁求网已恢。

幽题胸胆破,雄敌剑锋摧。

狂欲劳弹铗,轻投慎报瑰。

侯中谁破的,营下各衔枚。

含蓄飞香翰,搜寻绕翠苔。

自非衡鉴手,谁是栋梁材。

累外灰心火,閒中卧鼻雷。

相投归邂逅,共乐入调诙。

寥廓丧尔界,勤劳忘彼嵬。

家音催转历,厅议款衔杯。

殊品酬三刖,游辞荐一咍。

无形嗤字号,有秩喜樽罍。

壁角蚊初动,天南暑已回。

不惭居屋漏,却厌面墙隈。

凉满亭亭扇,香馀饼饼灰。

几时当命驾,此兴可登台。

清浪风归袖,红鳞酒入腮。

莫随人俯仰,且共月徘徊。

既事当如约,分襟便可催。

棘闱人散后,谁赋北山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子在科举考试前的复杂心境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梦中宣使至,天上敕书开”以梦境开始,象征着科举考试的神圣与期待。颔联“去骑遵西野,回眸失北槐”则通过行旅的比喻,表达了士子离家赴考的决心与对故乡的眷恋。

颈联“利名何日了,儒法几回来”反映了士子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与对儒家治国理念的向往。尾联“簿书稀见影,典策冗成堆”形象地描绘了科举备考的繁重与压力。

接下来的诗句“仰望门虽峻,旁求网已恢”表达了士子面对高难度考试的挑战与内心的挣扎。而“幽题胸胆破,雄敌剑锋摧”则展现了士子在难题面前的勇气与坚韧。

“狂欲劳弹铗,轻投慎报瑰”表现了士子在追求理想与权衡得失之间的矛盾心理。“侯中谁破的,营下各衔枚”则以军事比喻,暗示了考试中的竞争激烈与紧张氛围。

“含蓄飞香翰,搜寻绕翠苔”描绘了士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勤奋与专注。“自非衡鉴手,谁是栋梁材”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对选拔公正的期待。

“累外灰心火,閒中卧鼻雷”体现了士子在备考之余的内心波动与外界干扰。“相投归邂逅,共乐入调诙”则描绘了士子间相互鼓励与轻松交流的场景。

“寥廓丧尔界,勤劳忘彼嵬”表达了士子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忘我。“家音催转历,厅议款衔杯”则展示了士子与家人、朋友间的思念与团聚。

“殊品酬三刖,游辞荐一咍”体现了士子在考试中的策略与幽默感。“无形嗤字号,有秩喜樽罍”则表达了对考试制度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

“壁角蚊初动,天南暑已回”描绘了考试期间的自然景象与时间的流逝。“不惭居屋漏,却厌面墙隈”表达了士子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自我与对环境的不满。

“凉满亭亭扇,香馀饼饼灰”以夏日消暑的场景,象征士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冷静与淡然。“几时当命驾,此兴可登台”表达了士子对未来成功的期待与喜悦。

“清浪风归袖,红鳞酒入腮”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士子在成功后的轻松与满足。“莫随人俯仰,且共月徘徊”表达了士子在成功后的独立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

“既事当如约,分襟便可催”表达了士子在考试结束后与友人的相聚与离别。“棘闱人散后,谁赋北山莱”以结束的场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展现了士子在科举考试前后的复杂心境与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题画册一十二首·其七

尘世无閒人,青山有剩地。

相对不言语,祗话山中事。

(0)

园中漫兴

小圃闭深春,居閒适性真。

治蔬思抱瓮,尝笋欲开尊。

老矣无高兴,稀哉几故人。

林泉聊尔已,不复问朝绅。

(0)

早发微雨随霁道中即事

密雨洒长路,行云上客衣。

才看沾霢霂,旋复露熹微。

墟市人来集,林坰鸟渐飞。

忘机双属玉,立在碧苔矶。

(0)

会饮吴石湖精舍次前韵四首·其一

吴子幽栖地,闲来荷胜招。

玉舟浮白堕,翠釜映红消。

菜长雨馀荚,禾抽壅后苗。

知君轻俗累,雅志在耕樵。

(0)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二

门驻高人辙,光生贱子居。

开轩纳凉气,展席俯清渠。

野老遗朱果,溪翁留白鱼。

轻雷应送雨,百里殷空虚。

(0)

和郭杏冈别业八首·其六

未必能忘世,遗荣是此心。

浮名虚岁月,幽与且云林。

地僻车尘远,门閒草色深。

陶翁有真意,吾亦厌鸣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