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夫子待多时,庭外松花落涧芝。
夜半梦回闻鼓响,觉来颡泚冷沾眉。
山南夫子待多时,庭外松花落涧芝。
夜半梦回闻鼓响,觉来颡泚冷沾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进入深山后,与高僧交流并体验山中生活的独特情感。首句“山南夫子待多时”,以“夫子”尊称,表达了对智者的敬仰与期待,暗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接着,“庭外松花落涧芝”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禅意的氛围,松花与涧芝的意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夜半梦回闻鼓响,觉来颡泚冷沾眉。”这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夜间的内心世界。夜晚的钟声打破了寂静,唤醒了诗人的思绪,他仿佛在梦与现实之间游走,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清凉。额头上的汗水(颡泚)象征着内心的触动与思考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诗人传达了对智慧、宁静与自我超越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勋业在青编,貂蝉负雪颠。
巍科几望月,定见不回川。
用小才嫌大,时危德忌全。
上天寻白傅,表海问蓬仙。
心在方岩上,天游委羽先。
十连茂棠荫,一橐老钧天。
浊水因珠洁,清风被物鲜。
孤芳观晚节,善贾考初年。
吟速甘存拙,文疏耻竞妍。
郑庄真好客,王衍不言钱。
谬我奚为者,烦公辱赠篇。
初无昙颖契,终说项斯贤。
大雅皆传响,楞严未讫笺。
新阡小溪曲,华玉反蓝田。
萧曹笔削宏楷模,良平智略吞万夫。
巍坛既登跨下士,贡帐谩悦骊山徒。
龙争虎斗爪牙备,刘怯项勇天渊殊。
鹿虽未果死谁手,鼎已潜知开汉图。
将军最先得所托,亭长之外无贞符。
逸群拔萃一人耳,屠城斩将群雄俱。
鸿门直入缓危急,虎口仅免才斯须。
宴安鸩毒寤主意,排闼紫禁当前驱。
奋身不顾但爱死,婴鳞未了仍编须。
帝虽寡恩少善后,吾宁守义如厥初。
匈奴无故遗嫚书,在廷如堵方嗫嚅。
将军裂眦不愿馀,请十万众行匈奴。
不知十万行匈奴,果与卫霍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