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东坡画竹》
《题东坡画竹》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内翰何年写画图,眼中惊见凤毛孤。

一枝润带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题东坡画竹》。诗中通过对苏轼(东坡)所绘之竹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首句“内翰何年写画图”以“内翰”指称苏轼,点出其身份为文人墨客,同时提出问题,即苏轼何时创作了这幅竹画。这一句既是对画作年代的疑问,也暗示了画作的珍贵与不凡。

“眼中惊见凤毛孤”则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这幅画时的震撼感受。这里的“凤毛”比喻稀世珍宝,用来形容画中的竹子,不仅因其技艺高超,更因其独特之处——“孤”,可能指的是画中竹子的独特姿态或环境,或是某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让诗人感到惊奇与敬仰。

接下来,“一枝润带江南雨”描绘了画中竹子在雨水滋润下的生动景象,仿佛能感受到江南雨季的湿润与生机。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随遇而安的品格。

最后,“遂使眉山草木枯”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将画中的竹子与苏轼的家乡眉山联系起来,认为这幅画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仿佛连眉山的草木都为之黯然失色。这里不仅赞扬了苏轼画技的高超,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深深共鸣,以及对苏轼人格魅力的敬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美了苏轼的画作,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百丈春日纪怀三首·其一

江墅群芳手自栽,春前相次斸苍苔。

邻僧昨许山兰送,社妪新分圃药来。

本为圣情思共济,更饶生事得相催。

粤王溪畔韶光好,谁想经年逝不回?

(0)

卜算子.忆菊,效白石道人梅花八咏·其八

骇绿与纷红,时样矜新格。

都是渊明未见花,荒径无颜色。

锦障列牙签,一一嘉名锡。

强把孤芳当牡丹,冷客嗤今热。

(0)

题冷架阁脩原图

曾泛脩江入海昏,更数百里缘人村。

道至常州四晨夕,犹未遂得穷河源。

山人世世原上住,示我画图联秀句。

安得移家向碧峰,钓矶长倚沙头树。

(0)

紫菊花

应为扬州旧使君,鸡冠颜色染歌裙。

陶翁九日东篱下,谁肯花前问紫云?

(0)

题左司壁

春日团团日未斜,东风满地散青霞。

晓莺啼过落花雨,独立淮南宰相家。

(0)

雪夜寄史左丞

白雪相将一尺深,碧油窗合夜沈沈。

党家更有人如玉,犹道春寒入绣衾。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