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
扪萝盘磴险,叠石度溪危。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
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
扪萝盘磴险,叠石度溪危。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
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寻找隐士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寻访之难以及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这里,诗人骑马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用荆棘做成的门扉(古代乡间常用荆棘编织成门)表明此地幽深。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环境依旧清新,可见隐士所居之地与世隔绝。
“扪萝盘磴险,叠石度溪危。”诗人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要翻越荆棘,还要攀爬陡峭的山路。这里的“扪萝”指的是用手抓住藤蔓以帮助行走,“盘磴险”形容道路的曲折和险峻,"叠石度溪危"则表明诗人甚至要在危岩间跳跃,以达目的地。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居所的环境。松树之间有着细小的野径,而这些路被草本植物莓苔覆盖。花朵隐藏在薜荔编织成的篱笆之后,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宁静的氛围。
“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找到了一处可以安身之地,与浮动的云朵为伴,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这里的“名姓厌人知”表明隐士对名利的淡泊,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和姓氏被外界所知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行者寻找隐士的旅程,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以及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春草弄芳色,相思欲何言。
孤琴不成调,脱身寻丘园。
新新无已时,迟莫将谁援。
火传薪指穷,兹理如所宣。
软吹起客心,问彼尘外缘。
何以契道怀,棼杂或不牵。
行歌入沕穆,杖笠任后先。
真境匪远趣,隈隩金绳悬。
宝华湛琉璃,白日丽轻烟。
翠鸟试翾飞,威凤稍低鶱。
诸相固纷糅,繄谁得其原。
妙香粹无著,畅悟无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