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于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閒吟。
直须咬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于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閒吟。
直须咬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这首宋诗《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是高斯得所作,描绘了清晨登山赏景的情境。诗人以谢公、杜陵人物为引,赞美了早起观山的清新体验。古人看山各有其时,山中的意蕴需要细心探寻。傍晚山色收敛,夜晚雾气蒸腾,诗人借此激发精神与灵感。他感叹自己平生未能深悟夜的静谧,此刻登山却仿佛领悟到邹衍般的心境。诗人提醒读者,欣赏此景不仅仅是闲适的吟咏,更应深入体会其中的哲理,直面“第一义”,期待与山灵共鸣。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层次的理解。
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
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
前乎已劳还,后此亦云归。
丹笔映螭坳,祥风动紫微。
岂不念归美,正尔畏简书。
不见居官乐,惟忧士卒饥。
昔人无遗孔,后来补深痍。
炯炯心独苦,所贵知者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