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出入受恩多,诏许南归意若何。
路绕青齐驺骑远,水通淮海画船过。
故园到日收禾黍,别墅经年长薜萝。
父老倾怀看白发,儿童佐酒发清歌。
四朝出入受恩多,诏许南归意若何。
路绕青齐驺骑远,水通淮海画船过。
故园到日收禾黍,别墅经年长薜萝。
父老倾怀看白发,儿童佐酒发清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退休官员李永年的归乡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四朝出入受恩多,诏许南归意若何”,开篇即点出李永年在多个朝代为官的经历,以及朝廷对其的恩赐与信任,同时表达了他即将辞官归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颔联“路绕青齐驺骑远,水通淮海画船过”,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象,展现了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青齐之地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驺骑远去,象征着官场生涯的结束;而水路则连接着淮海,画船缓缓驶过,预示着归家的温馨与宁静。
颈联“故园到日收禾黍,别墅经年长薜萝”,进一步描绘了李永年回到故乡的情景。在收获的季节,他回到了久违的家园,看到熟悉的田地里稻谷金黄,别墅周围绿树丛生,薜萝蔓生,充满生机与和谐,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家乡的深厚情感。
尾联“父老倾怀看白发,儿童佐酒发清歌”,最后以家乡父老和孩童的欢迎场景收尾。父老们关切地注视着他的白发,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怀念;而孩子们则以清脆的歌声佐酒,增添了归家的欢乐气氛,整个画面温馨而感人,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永年从官场到归乡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东去清风满浙帆,东瓯更在浙东南。
班行已失群公队,陋巷犹停长者骖。
中外于人何可择,卑微在我本来甘。
平生学道求无愧,此去亲民况所耽。
疏远渐劳京国梦,暌离偏惜故人谈。
时名有忌愁多取,宦业如禅且静参。
县僻还闻山水胜,地连粗喜土风谙。
遥应到日思君地,秋水凝神月满潭。
土城半颓人十户,月出无烟望多树。
树枯自念天正寒,雪消忽计春将暮。
却怜青帝亦世情,可奈东风不相顾。
野老立庭言貌古,漫呼尔汝忘官府。
府牒联翩呵不辨,从吏木僵心益苦。
真性不揖督邮怒,独抱瑶琴调鹤舞。
平生肯落尘网牵,居然朗诵逍遥篇。
天地造化一炉冶,万物销铸犹铜铅。
嫫母施朱西子丑,松柏黯淡桃李鲜。
浮云富贵聊尔耳,被酒北窗高枕眠。
不能作书上宰相,不能内徙如登仙。
不能饱和渊明诗,不能遗爱受一钱。
簿书往复祗押字,官舍间寂如逃禅。
饥民且勿向我泣,我不谋迁敛尔急。
今年休怨役不均,新来县官难处分。
《博平春半述怀》【明·文林】土城半颓人十户,月出无烟望多树。树枯自念天正寒,雪消忽计春将暮。却怜青帝亦世情,可奈东风不相顾。野老立庭言貌古,漫呼尔汝忘官府。府牒联翩呵不辨,从吏木僵心益苦。真性不揖督邮怒,独抱瑶琴调鹤舞。平生肯落尘网牵,居然朗诵逍遥篇。天地造化一炉冶,万物销铸犹铜铅。嫫母施朱西子丑,松柏黯淡桃李鲜。浮云富贵聊尔耳,被酒北窗高枕眠。不能作书上宰相,不能内徙如登仙。不能饱和渊明诗,不能遗爱受一钱。簿书往复祗押字,官舍间寂如逃禅。饥民且勿向我泣,我不谋迁敛尔急。今年休怨役不均,新来县官难处分。
https://shici.929r.com/shici/1gGG4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