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时衫履,正新妆初罢。一颗珠球右襟挂。
羡娇藏金屋,醉敞琼筵,最好是、客去酒阑灯灺。
料香温枕畔,玉软衾窝,爱煞腰肢细堪把。
花笔属君家,快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
从此后、应长伴才人,坐翠竹栏边,碧桃窗下。
趁时衫履,正新妆初罢。一颗珠球右襟挂。
羡娇藏金屋,醉敞琼筵,最好是、客去酒阑灯灺。
料香温枕畔,玉软衾窝,爱煞腰肢细堪把。
花笔属君家,快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
从此后、应长伴才人,坐翠竹栏边,碧桃窗下。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欢聚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女子的新妆打扮,特别是她佩戴的一颗珠球,显得娇媚动人。女子身处华美的环境中,醉心于宴席,客人离去后,灯影摇曳,气氛更显温馨。词中暗示了女子的闺房生活,香暖的枕畔和柔软的被窝,以及她纤细的腰肢,都让词人流连忘返。
接着,词人邀请女子拿起画笔,将自己在春风中的美丽形象定格在画中,寓意着这段美好的时光将成为永恒的记忆。最后,词人祝愿女子能长久陪伴在才子身边,享受宁静的时光,倚靠翠竹栏杆,置身于碧桃花下,生活充满诗意与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士大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的赞美。
共有山林趣,相期问学功。
一官重此去,三迳几时同。
我鬓因诗白,君颜非酒红。
从游纵有日,羸疾柰相攻。
疏篱半倒竹修修,下有冰泉断复流。
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
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
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
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
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