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界参差百万重,春虫乱扑夜窗风。
谁知千古经纶意,祇在青青汗简中。
银界参差百万重,春虫乱扑夜窗风。
谁知千古经纶意,祇在青青汗简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银界参差百万重”以“银界”比喻高远的世界,通过“参差百万重”展现出一种层次分明、广阔无垠的景象,暗示了宇宙的宏大与复杂。次句“春虫乱扑夜窗风”则将视角拉近,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生动场景,春虫在夜风中乱扑,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着生命的短暂与活力。
后两句“谁知千古经纶意,祇在青青汗简中”,则升华了主题,从自然景观转向对知识与智慧的探讨。这里,“千古经纶意”指的是历经千年的治国理政之道,而“青青汗简”则是指古代的竹简,象征着记载历史和智慧的文字载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传承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的智慧和治国之策,往往隐藏于历史的记录之中,需要人们去探索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知识与智慧的思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平生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弭役销兵恨无策,退朝长是闭门居。
道人清净观,梦幻阅诸有。
成心自得师,论世方结友。
默如彼上人,语合亡是叟。
问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赋性甚杞柳。
一波失源流,六凿开户牖。
客尘不暂住,习气既悠久。
闻言虽转头,遇事还掣肘。
志目或中眉,画虎终类狗。
我持测海心,来听谈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
如抽一茧丝,欲缚千牛首。
勉赓进此歌,代斲恐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