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冈春草深,牧牛牛易饱。
短笛两三声,归来山月皎。
横冈春草深,牧牛牛易饱。
短笛两三声,归来山月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晚归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横跨春草丰茂的山冈,牧童悠闲地放牧牛群,直至牛儿饱足的画面。短笛的悠扬回响,为这宁静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当牧童吹奏完最后一曲,山月皎洁,照亮了归途,一切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
通过“横冈春草深”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融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牧牛牛易饱”不仅展现了牧童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短笛的出现,是诗中情感的转折点,它不仅是牧童情感的释放,也是对大自然美的赞颂。最后,“归来山月皎”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更寓意着心灵的平静与满足,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活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
竹杖交头拄,柴扉隔径开。
欲栖群鸟乱,未去小童催。
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已霜。
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
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
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