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长不愿富,折像患不贫。
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
向来东陵侯,岂似种瓜人。
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
向长不愿富,折像患不贫。
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
向来东陵侯,岂似种瓜人。
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偶题(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和自由的独特见解。首句“向长不愿富”揭示了诗人对物质富裕的淡泊态度,他更倾向于精神上的满足。接着,“折像患不贫”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贫穷的理解,认为即使贫困也不应因此而忧虑。
诗中通过“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的对比,暗示了追求名利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而真正的宝藏在于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生活。诗人以“东陵侯”和“种瓜人”为例,前者象征权势显赫但未必幸福,后者则代表平凡却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诗人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人们往往受限于现实的束缚,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先朝名士有遗孙,狼藉麻衣化洛尘。
笔下每求千古意,醉中曾过几回春。
劳生只见年年老,客路相逢事事新。
满座狂歌时莫笑,眼看燕市若无人。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