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侍禁》
《送李侍禁》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0)
注释
旴江:旴江,古代河流名,今江西抚河上游。
歼:消灭,击败。
事烦:事务繁重。
贫极:极度贫困。
廉:廉洁,清廉。
别袖:挥手告别时的动作。
夜蟾:夜晚的月亮,这里指代月光。
懋功:地名,在今四川阿坝州,历史上与平定盗贼有关。
赏:奖赏。
官占:官职的晋升或占据。
翻译
我在旴江上度过了三年时光,军事行动平定了盗贼。
尽管事务繁多,我始终不觉疲倦,贫穷的生活让我深知廉洁的价值。
告别时挥手告别寒冷的白天,归途中船儿载着夜晚的月亮。
在懋功的功绩应当得到奖赏,上天的意愿似乎体现在官职的晋升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李侍禁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不平遭遇的同情和赞赏。首句“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写出了李侍禁在官场上的沉浮与磨难,"事烦终不倦"表明他即使面临重重困境依然坚持不懈。"贫极始知廉"则揭示了他的清廉品格,即便生活贫苦也未曾改变节操。

中间两句“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诗人在寒冷的阳光下与李侍禁挥手告别,而李侍禁则是带着夜晚的安静与平淡回到自己的船上。

最后两句“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表达了诗人对李侍禁未被世人认可的努力和贡献感到不公,并希望上天能够给予他应得的奖赏,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往往与实际贡献不符,更多的是由官场的权力决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是一篇情真意切、意蕴深远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过友人草堂

春云遮不尽,柳色认君家。

到径听微雨,开门见落花。

古心征直谅,闲语及桑麻。

饮量年来减,村醪莫更赊。

(0)

晓起

绿窗新暖爱朝晖,坐看茶烟绕户飞。

不向空庭芳草立,露珠容易湿春衣。

(0)

寒蛩

切切虫声起,辉辉月满楼。

一灯初照夜,四壁共鸣秋。

露重吟方歇,更残织肯休。

寒衣逢未就,听此倍生愁。

(0)

丁亥秋集庄浪葛衣先生祠

东郡先生善著词,两言心事许相知。

地连绝塞秋风里,人对空山暮雨时。

四海无家徒踯躇,重泉何处可栖迟。

料逢故主吞声拜,尚挂累累葛一丝。

(0)

六桥补桃柳歌

西湖名胜天下奇,湖上六桥横参差。

老夫游此忘岁月,依稀却忆少年时。

梅放孤山春烂漫,红娇绿嫩东皇迷。

长夏芙蕖还泛泛,桂香菊绽秋偏宜。

冬残松竹自荟蔚,四时欣赏类可追。

宝马香车并杂遝,画船箫鼓扬清漪。

挟弹翩翩游侠子,穿林掩映神仙姿。

太平气象被草木,诗坛酒社征雍熙。

未几繁华忽凋落,桥边好景潜改移。

柔条翠干任樵采,行人瞻顾空嗟咨。

风流坠地待贤者,惭予双手功难施。

长史只今事儒术,范老苏公良在兹。

竞分冰橐谋补缀,区区老病安得辞。

栽以桃花间垂柳,拖云带月重纷披。

良辰佳兴人所共,虽云好事心无私。

试看不朽自千载,湖光一片长相思。

(0)

郎岱山行

盘纡五千级,蹬道入云长。

天近星辰大,山深草木香。

众泉争曲壑,远树让斜阳。

石屋香烟起,人家赛竹王。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