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外又清明。春芜初蘸青。梨花燕子满江城。
人家闻卖饧。邀伴去,踏莎行。竹西歌吹声。
酒旗一片飏前汀。青丝何处停。
平山堂外又清明。春芜初蘸青。梨花燕子满江城。
人家闻卖饧。邀伴去,踏莎行。竹西歌吹声。
酒旗一片飏前汀。青丝何处停。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江南景象。"平山堂外又清明",开篇点明时令,清明节气,诗人站在平山堂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芜初蘸青",春草刚刚染上新绿,生机盎然。
"梨花燕子满江城",进一步描绘了春色,梨花盛开,燕子穿梭在江城之间,增添了热闹与生机。"人家闻卖饧",远处传来叫卖糖稀的声音,透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下片转向活动和娱乐,"邀伴去,踏莎行",诗人邀请朋友一同踏青游玩,"竹西歌吹声",描绘了竹林西边传来的悠扬乐声,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酒旗一片飏前汀",酒家的旗帜在水边轻轻飘扬,引人驻足。
最后以"青丝何处停"收尾,可能是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或对美景留连忘返,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的清明词,展现了清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态度。
行乐无古今,陵谷有变迁。
风流不歇绝,赖此文字传。
斯邱载《檀弓》,遗迹幸未湮。
主人约嘉客,选胜追昔贤。
登顿忽忘疲,周览开心颜。
是时雨初霁,林木含朝烟。
微风荡空翠,扑我襟袖间。
千里纵远目,平楚何苍然。
恨不起往哲,执手同周旋。
主人发高唱,实从挥锦笺。
修禊咏《兰亭》,雅集记《西园》。
以今而视昔,夫复何让焉。
斜阳欲西匿,去去还流连。
谁是后来者,一笑摇归鞭。
厕中鼠,为犬苦,仓中鼠,居大庑,人生要贵审所处。
一朝得志取卿相,奈何乃与赵高伍。
行督责,殊不经,夷三族,具五刑,阿意求容终无成。
雄鸡自断尾,所愿不为牺。
富贵苟已极,税驾安能知?
出东门,牵黄犬,逐狡兔,兴不浅。
回首顾中子,涕泣知难免。
呜吁何不审所处,得勿见笑厕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