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五首·其二》
《又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甲族传仙李,遗言在濯龙。

后宫皆率职,外戚早辞封。

彤管流阴教,金根盛国容。

真游一何遽,罢望九疑峰。

(0)
翻译
甲族传承着仙人李的道统,他的遗训流传在濯龙之地。
后宫嫔妃都恪守职责,皇室外戚早早地放弃了封爵。
红色的管笔书写着阴骘的教诲,华丽的金根车象征国家的荣光。
真正的游历为何如此匆忙,只能放弃遥望九疑山峰的向往。
注释
甲族:贵族或有特殊地位的家族。
濯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出没之地,这里可能指代皇家宫殿。
率职:尽职尽责,严格遵守职责。
外戚:帝王的母族、妻族成员。
彤管:红色的管笔,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献。
阴教:暗含道德教化之意,可能指宫廷内的伦理规范。
金根:形容豪华的车辆,象征权势。
国容:国家的尊严和形象。
真游:真实的游历,可能指皇帝的巡游活动。
遽:突然,仓促。
九疑峰:古代传说中的名山,象征远方或理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仙界与人间交接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遒丽。从内容来看,诗中提到的“甲族传仙李”可能是指某位仙人或道教中的神仙,其遗言在濯龙之处,给人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感觉。而后宫与外戚的动向,则描绘出一幅官场变迁、朝代更替的画面。

“彤管流阴教”中,“彤管”可能指的是红色的笔或权杖,象征着帝王或仙人的权威;“金根盛国容”则是对一个国家昌盛景象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真游一何遽,罢望九疑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渴望。“真游”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修炼飞升之法,而“罢望九疑峰”则是在描绘诗人对高山(或仙境)的向往和眺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超越凡尘、追求永恒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泌阳道中

山行不见日,泌水望迢迢。

嶂削双屏峻,途明一线遥。

泉飞疑带雨,柳卧欲成桥。

近郭冈峦迥,驱车上碧霄。

(0)

九仙山丹井歌

月烟黄黄日烟紫,井干苔绣辘轳毁。

湖漘澜翻失九鲤,九仙老衰叫不起。

当年呼龙饮龙津,金鎞刮海海似银。

虚皇押敕授栌简,井畔开明锁玉槛。

月炉忽报丹火青,白男赤女声娇儜。

此时此井湛复满,九仙掉头不肯管。

金天掣日玻璃摇,斜山风雨盘灵箫。

秦皇汉武汲不得,淮南鸡犬久垂隔。

火井萧寥丹井塞,铜盘仙人泪沾臆。

仙乎仙乎亦何益。

(0)

李芸甫水部画松为子佩参军赋

李侯画松如老螭,著纸俱作鳞之而。

破空势起不得住,风雨一霎迷天池。

阿兄矫矫岁寒操,秉质况是山林姿。

特令写此好根节,要使俗子惊须髭。

顾我园荒旧三径,故物入眼宜为辞。

披图一笑镫影黝,霜华摇动青铜皮。

古香满地寒不扫,黛色参天疏自支。

想见萧斋挂壁夜,定有云气归高枝。

(0)

怀王伯申

太乙频看降紫庭,刘歆再世阐全经。

淮南久建藏书室,蓟北还依问字庭。

一径草深烟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时共剪西窗烛,金石遗文证鼎铭。

(0)

闺情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

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

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0)

感兴·其三

门户生水火,偏执成支离。

豪釐忽千里,一失不可追。

恬淡害自远,盛满人莫规。

大道本无隐,盲者何由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