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一径依山度,荦确硗嶅几千步。
使君有命催行程,里胥传呼捉乡丁。
填坑伐堑如云集,编木为桥石为级。
忽然堂堂成坦途,无复当时九折危。
王阳阮籍应无滞,来牛去马皆沾惠。
君不见太行之路车可摧,蜀道之险尤崔嵬。
安能刬除俱坦坦,王道在德不在险。
羊肠一径依山度,荦确硗嶅几千步。
使君有命催行程,里胥传呼捉乡丁。
填坑伐堑如云集,编木为桥石为级。
忽然堂堂成坦途,无复当时九折危。
王阳阮籍应无滞,来牛去马皆沾惠。
君不见太行之路车可摧,蜀道之险尤崔嵬。
安能刬除俱坦坦,王道在德不在险。
这首诗描绘了修建山路的艰辛过程,展现了人与自然斗争的情景。开篇“羊肠一径依山度,荦确硗嶅几千步”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蜿蜒曲折的山路和险峻的山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使君有命催行程,里胥传呼捉乡丁”表明修路是一项紧急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动员众多的劳力。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官府的命令,而“里胥”则是基层组织中的小吏,他们负责传达命令并召集村民参与。
“填坑伐堑如云集,编木为桥石为级”具体描绘了修路时的劳作场景。人们填补着深坑,削平着高坡,就像是聚集的云朵一样;同时,用木头搭建桥梁,用石头铺设阶梯,以确保路途的安全和通畅。
“忽然堂堂成坦途,无复当时九折危”则是修路完成后的景象。原本曲折险峻的道路变得宽阔平坦,没有了过去那种九曲连环的危险。
最后,“王阳阮籍应无滞,来牛去马皆沾惠。君不见太行之路车可摧,蜀道之险尤崔嵬”两句,表达了修路对交通和民众生活的积极影响。不仅官道畅通,而且连牛马这样的牲畜都能从中受益。而“蜀道之险尤崔嵬”则是对历史上蜀道艰难险阻的一种呼应,强调了修路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结尾,“安能刬除俱坦坦,王道在德不在险”一句,则引申到治国理政的深意。它意味着真正的统治之道,不仅在于开辟道路、克服自然障碍,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德政和民心相通上。修路虽然艰难,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修路过程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不屈不挠,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德治之道的深刻理解。
百尺连云起。
试登临、江山人物,一时俱伟。
旁挹金陵龙虎势,京岘诸峰对峙。
隐隐接、扬州歌吹。
雪浪舞从三峡下,乍逢迎、海若谈秋水。
形胜地,有如此。
使君一世经纶志。
把风斤月斧,来此等闲游戏。
见说楼成无多日,大手一何容易。
笑天下、纷纷血指。
酝酿春风与和气,举长江、变作香醪美。
人共乐,醉桃李。
蜗角争多少。
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
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
新堤上、风涛难保。
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
休为此,生烦恼。
讼庭不许频频到。
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
无诤人中为第一,长讼元非吉兆。
但有恨、平章不早。
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兄弟依然好。
把前事,付一笑。
泛杭川,临尘水。
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但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
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