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0)
注释
无复:不再有。
龙山:历史上的名胜地,这里代指盛大的聚会。
孟嘉:东晋名士,以风度著称。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这里可能象征着豪放的人物。
霜风:寒冷的风。
黄帽:古人的帽子,可能象征身份或地位。
樽酒:酒杯,泛指饮酒。
浪花:比喻生活的波折或困难。
尺素:古人用来写字的长幅白绢,借指书信。
燕石:比喻不值钱的东西,用来形容礼物的寒酸。
琼华:美玉,这里可能象征珍贵的事物。
悲秋:悲叹秋天,常寓哀愁之意。
醉里:在醉酒的状态中。
题诗:写诗。
字半斜:字迹歪斜,形容醉态。
翻译
再也没有像龙山孟嘉那样的盛会,西来的河伯似乎带着夸耀的意味。
寒风吹过,足以吹落黄帽,但美酒怎能抵挡得住波浪的翻滚。
随意让鲤鱼传递书信,却用燕石当作珍贵的礼物回报。
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位悲秋的老人,在醉意中挥毫泼墨写下歪斜的诗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雄浑壮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龙山与孟嘉、河伯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自己心中那份豪迈的情怀。

"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力量的一种感慨,霜风可以轻易地吹起黄色的斗笠,而樽酒却无法与波涛相比,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情感和自我位置的认识。

"漫遣鲤鱼传尺素,卻將燕石報瓊華。"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份友情深厚,通过鲤鱼传递信物、燕石报告佳音来表达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交流。

"何时得見悲秋老,醉里題詩字半斜。" 最后两句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期待着能够在某个时候与友人相聚的愿望,同时也透露了诗人酒后吟诗、文字倾斜的情景,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意境交织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贺县醮坛联

破城四月,荡寇三年,普度值中秋,剩几家寡妇幼儿,麦饭纸钱闻夜哭;

坠魄一朝,遗民再世,沉冤逢浩劫,看今日荒烟蔓草,金铙法鼓动秋悲。

(0)

和联

佳卉移栽如选色;异书借录抵徵歌。

(0)

集句联

至人无心亦无法;古者养民如养儿。

(0)

挽李鼎元联

百金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

(0)

平山堂联

金戈铁马,芳草都迷,遇春风策杖寻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赏;

舞榭歌台,图画难足,倚危亭登临送目,依旧二分流水,千古江山。

(0)

寿唐太夫人

郎君仕宦有声,娱兹贵寿;

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