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仕宦有声,娱兹贵寿;
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
郎君仕宦有声,娱兹贵寿;
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
这首诗通过“郎君仕宦有声,娱兹贵寿;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唐太夫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仕宦有声”与“贵寿”、“诗书之气”与“太和”,不仅在字面上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更寓意深远。
“仕宦有声”描绘了郎君在官场上的成就与名声,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娱兹贵寿”则表达了对这位夫人长寿的祝福,以及她所拥有的高贵品质与生活带来的快乐。
“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则将话题转向了夫人自身的修养与气质。这里的“诗书之气”指的是夫人通过阅读与学习,所培养出的高雅气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蒸为太和”则是说这种气质如同蒸腾的热气,弥漫并影响着周围的一切,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夫人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她对家庭、社会正面影响的高度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颂扬了唐太夫人的智慧、品德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长辈的尊敬与祝福的美好情感。
古陌纤尘卷。恰重阳、好秋节气,恶缘耝遣。
十载双盘龙树老,井甃残云流泫。
空阔地、素沙铺茧。
满眼江山风叶下,顿伤离、感旧心难浅。
觞咏兴,强支展。昔游踪迹依稀显。
叹星霜、销磨未尽,石坪金扁。
后夜犊车曾轣辘,响乱寺门荒犬。
俯仰恨、余生宁免。
手把茱萸乡思急,管明年、高会何人典。
天似练,一鸿剪。
银篆香云吐,昼偏长,碧梧庭院,玉肌无暑。
赢得青山安稳在,何处争龙斗虎。
恰画艇,一双飞渡。
多少繁华风絮尽,算几时、重起新箫鼓。
身未老,待歌舞。西陵花月应相许。
唤深情、大苏小苏,对浇芳醑。
万事不如杯共把,请看离宫麦黍。
空满眼、鸱夷涛怒。
渔父当年非愤俗,果孤清、独醒人徒苦。
吾醉矣,莫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