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鹞儿岭巡检司悼萧长史·其二》
《过鹞儿岭巡检司悼萧长史·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万里边隅千叠山,桑乾河上閟榛菅。

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

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

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过鹞儿岭巡检司悼萧长史(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鹞儿岭巡检司时,对已故友人萧长史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万里边隅千叠山”,开篇即以壮阔的边疆景象起笔,展现出辽远与险峻的地理环境,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桑乾河上閟榛菅”一句,通过描绘桑乾河畔的荒芜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沉寂与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思。

“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去的友人比作珍贵的玉石,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得到朝廷赏识的遗憾与惋惜。

“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则从侧面反映了萧长史在地方和朝廷中的影响力,他不仅深受乡邻敬重,还曾使朝堂为之震动,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社会地位。

最后,“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以“贞松”象征萧长史的高洁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诗人梦寐之间,仍能感受到其人格魅力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友人形象的刻画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和张器先十绝·其一

旧闻我里子张子,七字端能出六奇。

穷巷有门无剥啄,怪来佳客肯差池。

(0)

芗林五十咏·其十五三老亭

双树有古色,一几非今样。

祗言此老亡,月夜闻屐响。

(0)

木犀初发

可笑诗人山泽臞,平生枯淡不敷腴。

已搜杞菊到诒厥,绝与木犀亲友于。

挼入杯中金粟走,满浇天上桂华孤。

醉眠绕枕两三朵,香冰肝脾酒更无。

(0)

潮阳海岸望海

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

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0)

辞栖真室盖晋仙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云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借问飞仙那用步,步行犹是地行仙。

(0)

暑中待月小酌

火伞朝张复暮张,若教无月底禁当。

隔林欲上光先漏,窥户无多气已凉。

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

广寒宫里应无酒,挽住姮娥劝一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