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医王说,长歌覆羽卮。
步兵真白眼,陶令诡称诗。
块磊将何似,佯狂信有之。
公荣不可作,搔首独长思。
偶遇医王说,长歌覆羽卮。
步兵真白眼,陶令诡称诗。
块磊将何似,佯狂信有之。
公荣不可作,搔首独长思。
这首诗名为《止酒》,是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诗中以饮酒为引子,探讨了人生百态与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首句“偶遇医王说”,开篇即以“医王”喻指医生或医学,暗示饮酒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为全诗主题埋下伏笔。接着“长歌覆羽卮”,描述了饮酒时的豪放与欢畅,通过“长歌”和“覆羽卮”(倒满酒的杯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热烈而自由的氛围。
“步兵真白眼”一句,借用了古代名士阮籍“白眼向权贵”的典故,表达了对世俗虚伪的不屑与反抗,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独立人格的坚守。“陶令诡称诗”,则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例,讽刺了那些表面上追求高雅生活实则内心空虚的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
“块磊将何似,佯狂信有之”,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块磊,比喻心中的不平或积郁;佯狂,则是装疯卖傻,以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诗人在这里既承认了内心的不平与挣扎,又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的方式,体现了其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公荣不可作,搔首独长思”,引用了三国时期名士孔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理想状态的无奈与感慨。公荣,原指孔融,此处借指理想的自我形象。搔首,表示焦虑或思考,诗人独自一人深思,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饮酒这一日常现象,深入探讨了人性、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忆昔清明出郊去,藏云寺前花正开。
蜜蜂衔蕊异香散,时时洒面微风来。
溪泉甘滑碧玉色,晴山倒影无纤埃。
红粉佳人十七八,踏青唱歌云鬓颓。
黄犊行牵载酒瓮,到处便倾三百杯。
或逢浓阴藉草坐,口横玉笛吹落梅。
傍人问我乐何事,我心无事同婴孩。
谁令束带入官府,触网修鳞难再回。
清明依旧好时节,朱颜憔悴无由陪。
藏云之山亦非远,隔江东望青崔嵬。
寂寂山中寺,萧萧月下庭。
烟云晴自散,松桧老还青。
地僻堪藏拙,僧闲不诵经。
我来非有意,乘兴寄疏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