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未许放归船,借得僧房半榻眠。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
狂风未许放归船,借得僧房半榻眠。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被迫滞留的旅途感受。开篇"狂风未许放归船",便设定了一个被大自然力量所制约的情境。随后"借得僧房半榻眠",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强烈风暴面前,无奈之下寻找一处避难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无助,也反映出古代旅行者在恶劣天气下的艰辛状况。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猛烈与诗人内心的不安。"落雁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延误,而"怒涛声到枕头边"则使得读者感受到那种在狂风巨浪中难以入眠的心境。
下片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黄芦叶底秋将老"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旅途未尽的无奈和忧伤。而"白羽书中病未痊"则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哀愁与身体上的不适,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旅途劳顿所致。
最后两句"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则转向外界的传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语将军多著力"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力量或支持的期待,而"扬州不比旧家年"则是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对诗人而言显然承载着不同的记忆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寒重花慵,灯疏漏短,清吟谁伴孤影。
故人却共春来,倦灯暂销夜冷。
天涯旧梦,又盝曲、红阑催暝。
对玉梅、证取心期,早是宿酲轻醒。
檠凤短、茜纱方静。筝雁悄、素弦待整。
彩毫怯写银笺,暗香尚留宝鼎。
鸾箫凤籥,看次第、天风吹并。
怕俊游、不似年时,负了武陵渔艇。
山黛描烟,桥腰束翠,未秋先画秋容。
奈啼乌唤客,暂买村醲。
层云回首泉扃杳,葬玉棺、何处芳踪。
佩声依约,知他归否,素袜凌风。追念往事朦胧。
早寒闺胆怯,何况尘封。问空山悄悄,依倚谁同。
慰君只有秋衾梦,怕羁魂、未许相逢。
镇无聊赖,斜欹短枕,诉与幽蛩。
细柳莺堤,新荷涨岸,依依绿满江村。
水戏湘皋,鱼龙曼衍黄昏。
清游记惯儿时事,步凌波、旧梦能温。
祗如今、佳节年年,消尽吟魂。
湖山无恙人犹在,但幽怀渐减,芳意微存。
翠墨红笺,几番轻涴啼痕。
噙香抱粉南塘路,倩薰风、吹洗愁根。
暂相携、酒满金樽,月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