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0)
翻译
眼前堆满了文书繁杂,忽然间觉得湖面波涛在荻洲涌起。
红日毫不知朝廷已近黄昏,我乘着小船如同进入秋日的洞庭湖。
山林泉石的清高并非没有约定,但官场的束缚使我无法解脱。
我渴望拂去尘埃寻找绝美的景色,羡慕你悠然自得地在此停留。
注释
文书:指公文、文件。
沧波:深沉的水波。
荻洲:长有荻草的水边陆地。
华省:繁华的朝廷或官署。
扁舟:小船。
下洞庭:驶向洞庭湖。
林泉傲物:山林泉石的清高。
轩冕:官位和车马,代指仕途。
拘人:束缚人。
拂素尘:擦拭尘埃,象征摆脱世俗。
绝景:极美的景色。
潇洒:自由自在,超脱世俗。
迟留:逗留,不急于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繁忙的书卷世界,但诗人却突然从这些文字的海洋中醒来,发现了远处波澜壮阔的湖泊与沼泽。这里,“文书”象征着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而“沧波起荻洲”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红日不知华省暮”指的是夕阳西下,而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时光的流失;“扁舟如下洞庭秋”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如同舟行于洞庭湖上,悠然自得。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这里,“林泉傲物非无约”说明诗人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轩冕拘人此未休”则是说尽管身处繁华都市,但内心依然渴望自由。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这里,“与拂素尘寻绝景”是说诗人想与朋友一起去寻找那些超凡脱俗的美丽风光;“羡君潇洒特迟留”则是说诗人羡慕朋友那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在美好时光中多停留片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王圭
朝代:隋朝

猜你喜欢

书寓舍壁二首·其一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

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鞋破处休。

初拟烧丹住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

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

(0)

稽山道中二首·其二

禹陵草木初沾露,谢墅人家已闭门。

八十年间几来往,痴顽不料至今存。

(0)

闲游二首·其二

好事湖边卖酒家,杖头钱尽惯曾赊。

垆边烂醉眠经日,开过红薇一架花。

(0)

东风

东风何太急,日落黄尘起。

篝灯吹欲灭,骤雨打窗纸。

(0)

洛阳春吟·其三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0)

战国吟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知诈一齐行。

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公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馀恶足语威狞。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