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著。
东家朾桃符,西家县赤索。
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
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著。
东家朾桃符,西家县赤索。
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
这首诗描绘了对亲情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开篇“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强调了亲情的宝贵,即便是一文不值的泥土,也比千金更值得珍惜。接着,“忽死贱如泥”一句,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在瞬间离我们而去,如同泥土般平凡而易逝。诗人通过“遥看畏近著”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与敬畏,即使亲人离世,人们也会因害怕接近死亡而退避。
后两句“东家朾桃符,西家县赤索”描绘了民间习俗中的场景,东家悬挂桃符,西家挂起红索,这些象征性的物品寄托着人们对平安与吉祥的祈愿。然而,面对生死无常,这些仪式显得微不足道。“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则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与紧迫感,人们在哀悼中相互催促,尽快安葬逝者,似乎在暗示生命短暂,死亡不可避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深刻探讨了人与死亡的关系,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以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人生哲理,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访友看山心自怡,搜岩剔壑足忘疲。
最经意处难穷述,会料君来有好诗。
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
严陵台下滩声急,似怪浑毫到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