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湖摇曳片帆征,风送兰浆一叶轻。
紧处直飞三汲影,缓时平泻半溪声。
桥横乍落斜阳淡,浦阔重悬皓魄清。
最喜王孙神锡梦,南昌千古独留名。
中湖摇曳片帆征,风送兰浆一叶轻。
紧处直飞三汲影,缓时平泻半溪声。
桥横乍落斜阳淡,浦阔重悬皓魄清。
最喜王孙神锡梦,南昌千古独留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美的湖上景象。诗人以“中湖摇曳片帆征”开篇,巧妙地将静谧的湖面与行舟的动态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风送兰浆一叶轻”进一步渲染了湖上的轻盈与自由,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轻舟而变得灵动起来。
“紧处直飞三汲影,缓时平泻半溪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湖水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姿态,既有急流中的激荡与影子的快速掠过,也有平静时水面如镜,潺潺流水声的和谐。这种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观察力。
“桥横乍落斜阳淡,浦阔重悬皓魄清”则将视角转向了湖畔的景致,夕阳余晖洒在桥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柔和;而广阔的湖面上,一轮明月悬挂,清冷而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最喜王孙神锡梦,南昌千古独留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的“王孙”可能是指古代的贵族子弟,而“南昌”则是指江西南昌,历史上曾是文化繁荣之地,留下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湖上风光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黄卷青灯,二十载、纸窗消受。
分给到,九枝银蜡,冰湖明透。
照我量才分玉尺,让他修史围红袖。
记风檐、默坐尽三条,听寒漏。
耀赤字,珠辉秀、映彩笔,银花茂。
晃朗到,斗光神眼,虚堂左右。
泪尽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
炳元灯、炯炯日中天,长如书。
判姓分衔,纵五尺、二分宽窄。
雕镂出,一行细字,堪陪玉尺。
左右分陈监试案,收藏不到司衡席。
认经房、卷面印分明,存稽核。
天人界,鸿沟画、云霄路,函关隔。
发军符,好风吹送,几行飞翮。
半喜犹争文字命,终身已注师生籍。
抱遗珠、借慰老儒心,嗟何益。
妙香不受微尘涴,天仙化人游戏。
群玉山头,瑶台月下,一种神姿明粹。
姚黄魏紫,傥对影风前,总惭形秽。
不染铅华,澹然相向有真契。
灵均芳思正远,洧盘新浴罢,留取昭质。
雪莹仙肌,莲胎佛性,不是人间富贵。
繁华梦里,有清白流芬,更贻孙子,待结同心,素兰香近水。
听深秋鸣蝉,渐催人暮霭,风露初娟。
尚有寻春仙侣,共驰华笺。珠市口,灯街前。
认酒旗、青楼高悬。
又鬓影清尊,袿薰画烛,花惹一庭烟。人生几。
开芳筵。况文园卖赋,难换金钱。
那得朱颜长驻,素蟾长圆。菱镜小,霞衣鲜。
漫揣量、卿怜侬怜。要休忘连宵,双双玉人团扇边。
宛转青山,画栏红处,并肩暗缔香盟。
有花间姊妹,证钿合深情。
恁妆镜、芙蓉暂掩,翠帘珊槛,犹自藏莺。
渐桥边、明月春风,吹老箫声。
梦中彩笔,认萧郎、重到江亭。
只鹦鹉呼来,骊驹唱去,偏自分明。
寄语玉楼红杏,休重误、陌上香尘。
望垂杨城郭,凝眉都待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