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蜂同殉一蜂王,蠢尔犹知重纪纲。
死比茧蚕情较烈,生如蝼蚁类堪伤。
可怜蜡尽都成泪,只觉魂飞尚有香。
为扫残花三叹息,看他蝴蝶过邻墙。
万蜂同殉一蜂王,蠢尔犹知重纪纲。
死比茧蚕情较烈,生如蝼蚁类堪伤。
可怜蜡尽都成泪,只觉魂飞尚有香。
为扫残花三叹息,看他蝴蝶过邻墙。
这首《悼蜂》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对蜜蜂的哀悼,展现了对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万蜂同殉一蜂王,蠢尔犹知重纪纲”以“万蜂同殉一蜂王”的场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蜜蜂社会中,为了共同的领袖,无数个体愿意牺牲自己的壮丽图景。这里“纪纲”二字,不仅指代了蜜蜂社会的秩序与规则,也暗含了对生命责任与集体主义精神的赞美。蜜蜂虽小,却能展现出对群体的忠诚和对规则的尊重,这种“蠢尔犹知重纪纲”的行为,令人敬佩。
颔联“死比茧蚕情较烈,生如蝼蚁类堪伤”将蜜蜂的生死状态与茧蚕、蝼蚁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蜜蜂生命的独特价值。蜜蜂在死亡时的情感强度甚至超过了茧蚕,而它们在生存中的艰辛与蝼蚁相似,但其对群体的贡献与牺牲精神却是蝼蚁所不能比拟的。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蜜蜂作为社会性昆虫,在生命历程中的情感深度和对社会的贡献。
颈联“可怜蜡尽都成泪,只觉魂飞尚有香”则转向对蜜蜂牺牲后的哀悼。蜜蜂在为群体付出后,蜡尽成泪,象征着它们生命的结束。然而,即便在生命的尽头,它们仍留下了“尚有香”的灵魂,这不仅是对蜜蜂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超越性理解。蜡泪化为泪水,象征着悲伤与哀悼,而“香”则代表着蜜蜂留下的美好与不朽。
尾联“为扫残花三叹息,看他蝴蝶过邻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对蜜蜂逝去的惋惜之情。在清理凋零的花朵时,诗人不禁发出三次叹息,感叹蜜蜂的离去。同时,诗人又以“看他蝴蝶过邻墙”这一景象,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延续。蝴蝶是蜜蜂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它们在花间飞舞,预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的到来。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循环,寄托了对生命永恒循环的哲思,以及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敬畏。
综上所述,《悼蜂》不仅是一首对蜜蜂牺牲精神的哀悼之作,更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社会秩序、自然循环等多重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