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寄答李司勋人日之作》
《次韵寄答李司勋人日之作》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年来底事赋清流,读易陶园岁几周。

天地风尘还自语,弟兄簪笏久同抽。

侧闻天子频招隐,尽道山公尚壮猷。

千里曲江传胜事,宁知褊性合栖幽。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次韵寄答李司勋人日之作》。诗中以“清流”开篇,寓意诗人内心的高洁与淡泊,随后通过“读易陶园岁几周”表达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学习。接着,“天地风尘还自语”一句,描绘出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内心依然保持独立思考的情态。“弟兄簪笏久同抽”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与兄弟共同经历的回忆,或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侧闻天子频招隐”,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今君主频繁邀请隐士归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自己虽有归隐之意,但并未真正响应。“尽道山公尚壮猷”一句,可能暗指自己虽年长,但仍怀有壮志,不甘于沉寂。最后,“千里曲江传胜事,宁知褊性合栖幽”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高远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雅致。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闵荒诗一首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

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生回沟。

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船?状龙鹢,若负宫阙浮。

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

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

不知新都城,已为征战丘。

当时有遗歌,歌曲太冤愁。

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

天囚正凶忍,为我万姓雠。

人将引天钐,人将持天锼。

所欲充其心,相与绝悲忧。

自得隋人歌,每为隋君羞。

欲歌当阳春,似觉天下秋。

更歌曲未终,如有怨气浮。

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

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

吾闻古贤君,其道常静柔。

慈惠恐不足,端和忘所求。

嗟嗟有隋氏,惛惛谁与俦。

(0)

南池杂咏五首·其五寒竹

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

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

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

(0)

代夜坐吟

冬夜沈沈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

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

贵意深。

(0)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二

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

借问叹何为,佳人渺天末。

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

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筈。

愿保金石躯,慰妾长饥渴。

(0)

百一诗·其四

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

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

哲人睹未形,愚夫暗明白。

曲突不见宾,燋烂为上客。

思愿献良规,江海倘不逆。

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蹠。

鸡蹠食不已,齐王为肥泽。

(0)

赠刘琨诗·其十二

相彼反哺,尚在翔禽。孰是人斯,而忍斯心。

每凭山海,庶觌高深。遐眺存亡,缅成飞沈。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