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沈沈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
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
贵意深。
冬夜沈沈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
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
贵意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夜景象,诗人在深沉的夜晚独自坐在房中吟咏。"含声未发已知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使只是默默地吟诵,自己的心境也已经被充分表达。"霜入幕、风度林"则是外部环境的描写,霜气透过窗帘,风声穿过树林,都营造出一种清冷和静谧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朱灯灭",可能是一次偶然的火光熄灭,但这却引出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寻——"朱颜寻"。这里的"朱颜"可能指的是过去美好的容颜或者是美好的记忆,而现在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寻找和回味。
最后两句"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内心真挚情感的珍视。这里的"君"可能是指一位亲近的人,或者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诗人通过吟咏这首歌(体君歌),追寻那份音韵(逐君音),而不在乎声音的宏大或外在的华丽,更注重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和对往昔美好的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
薄晚收残暑。叹西风、暗换流年,又还如许。
鸦背斜阳初敛影,云淡新凉天宇。
人袖手、阑干凝伫。
邻笛唤将乡思动,听秋声、又入梧桐雨。
秋到也,尚羁旅。故人只在江南渚。
想应嫌、久恋东华,软红尘土。
寄远裁衣知念否,新月家家砧杵。
魂梦想、鹅黄金缕。
雁影不来天更远,写书成、欲寄凭谁与。
知客恨,两蛩语。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唱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波。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北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溯渑从之云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