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游蜀》
《送僧游蜀》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蜀道岧峣不易攀,浮云踪迹去如閒。

畏途栈倚天边树,旧寺门扃海上山。

暝猿峡里焚香宿,暮雪城中乞食还。

岐路送师多感慨,朝簪未掷复何颜。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送僧游蜀》,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蜀地的壮丽与僧人游历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首联“蜀道岧峣不易攀,浮云踪迹去如閒”,开篇即以“蜀道”这一险峻之地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蜀道的崎岖难行,同时也暗喻了僧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浮云踪迹去如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僧人的行踪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既表现了僧人行旅的自由与超脱,也暗示了其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颔联“畏途栈倚天边树,旧寺门扃海上山”,进一步深化了蜀道的险峻与僧人旅途的艰难。栈道依附于高耸入云的树木之上,仿佛与天边相连,暗示了僧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勇气与坚韧。而“旧寺门扃海上山”则通过想象中的海上高山上的古寺,象征着僧人内心深处对佛学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颈联“暝猿峡里焚香宿,暮雪城中乞食还”,描绘了僧人在夜幕降临的峡谷中焚香静坐,与猿猴为伴,度过一夜;在暮雪覆盖的城市中乞食而归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清苦,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朴素之美的追求。

尾联“岐路送师多感慨,朝簪未掷复何颜”,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在歧路上送别僧人,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同时,诗人也借僧人未弃官职(朝簪)之事,反思自身,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僧人超然物外境界的钦佩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蜀地风光的描绘和僧人旅途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僧人精神世界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杏花

前朝御园中,杶苞才欲放。

今日行宫侧,杏朵则已旺。

始信阳春脚,与人不相让。

一枝出墙头,艳艳东风飏。

客来固有情,客去原无恙。

(0)

赅春园

舍舟顾空澄,拾级登峻陡。

劳逸岂不殊,知常道乃久。

小园筑山阴,亭台颇亦有。

游目足谧怀,契神可默口。

赅春亶赅春,讵谓富花柳。

选注设相衡,信非自享帚。

(0)

宋瓷骆驼

泉渠奇种出荒遐,写象双峰亦自嘉。

乍可昂头辞巩革,漫称闭口解埋沙。

致遥惟许哥舒翰,负重得休纥那耶。

修内陶成供秘玩,讵期五国伴愁嗟。

(0)

邹一桂梅竹

碧琳竹与粉珠梅,著壁多时谢别裁。

寻咏睪然缅江左,平安春信早传来。

(0)

哨鹿六韵

联步披葱茜,随声入翠微。

巴颜真富地,岱尔正争妃。

命处端星的,屏营发火机。

横陈成振落,跳去那腾飞。

玉马欣然返,明驼载以归。

南山丰大特,较此逊祥辉。

(0)

新月

一搯烂银钩,可望不可揣。

坚欲玉尺量,却入西林里。

汉边敛云片,庭前舒桂蕊。

情知中秋遥,珍惜早尔尔。

全体本无亏,示冲有如此。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