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二》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禅床惊震被搽糊,惹得儿孙不丈夫。

拄杖劈头连打出,也教知道赤须胡。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哲理与幽默。诗人通过描述一位禅师在禅床上的举动,以及对弟子们的教导,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和对弟子们深刻的影响。

“禅床惊震被搽糊”,禅床是禅修者打坐的场所,这里用“惊震”形容禅师的举动,暗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言行,而“被搽糊”则可能是在说禅师的行为让周围环境或弟子感到困惑或不解,但这种困惑中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惹得儿孙不丈夫”,这里的“儿孙”可以理解为弟子们,这句话意味着禅师的行为或言语触动了弟子们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不足,仿佛不再是真正的修行者。

“拄杖劈头连打出”,禅师使用拐杖作为道具,直接而有力地指出弟子们的错误或迷惑之处,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动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鞭策,旨在唤醒弟子们的自我反省和觉醒。

“也教知道赤须胡”,“赤须胡”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真理、本性或某种深奥的智慧。这句话意味着通过禅师的教导,弟子们最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理解到真理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关键要素——直指人心、启发觉悟的过程。禅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引导弟子们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醉里挥毫君不嗔,平生嗜酒见天真。
离觞曾为黄花满,别日行看梅又新。

(0)

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

出门欲寻岩,闻君已行舟。
川远不可涉,伫立空夷犹。
雨风既冥冥,离思复幽幽。
人生苟无别,安能成白头。

(0)

寄赵元归并属元默三首

抚信元相近,乖离乃尔赊。
何堪落湖外,动即阻天涯。
叹我干微禄,期君起故家。
文科须中早,学力更功加。

(0)

口占三首

殷勤语舟子,举棹莫匆匆。
恐怕鸳鸯伴,飞息不得同。

(0)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余得诗七首书呈教授

小雨洗清昼,幽花耀寒厅。
云间返微照,风薄成细零。
蝉凄如欲收,虫咽无暂停。
渠将趣寒事,我自感颓龄。

(0)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人事苦好乖,咫尺当语离。
及乎中年后,畏与亲友辞。
陶谢得道者,其言且如斯。
况我乃畴人,呜呼得无悲。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